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一般12~14月龄非洲黑鸵鸟体重可达100公斤,出肉率为活重的40%~50%。鸵鸟腿部肌肉发达,是其主要产肉的器官,80%的肉来源于此。鸵鸟肉属于红肌,外观与牛肉相似,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等特点,而且肌肉细嫩,口感鲜美。理论上,养殖一只驼鸟的成本在1600~1800元,销售收入3000元左右,利润在1200~1400元。

一、场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稍高、交通方便、通风良好、远离居民区和工厂的荒地、坡地、林地作为养殖场,能够遮风挡雨并且比较干燥,场地最好是沙壤土或沙土。因为砂质或砂质壤土有较多的毛细孔,透气性和渗透性好,含水较少,雨后容易保持干燥。鸵鸟对周围环境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产生恐慌和压力。因此,鸵鸟养殖场要远离居住区,周围的环境必须保持安静。最好周边是绿化林区,让鸵鸟生活在接近自然环境,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力。

二、场地的建设

依据鸵鸟的生物学特征,要提供足够的豢养面积。如豢养面积过小,运动场狭隘,鸵鸟容易相互冲撞,导致机械性损伤,甚至出现消化性疾病。在宽阔的林地围栏放养,面积不受限制。在集约豢养条件下,则依据经济、合理、密度适当的标准进行科学布置。鸵鸟场以围栏相隔,栏高2~2.5米,材料应圆滑不带刺,最好有一定弹性,以免鸵鸟碰撞时受伤。可用铁丝网、金属管栏栅,也可用简易的竹木栏栅。整个场地要分区,分栏建排水沟。栏舍四周最好能设1~1.5米宽的绿化带,可种植青饲料绿化环境。

成年鸵鸟

1.育雏室。育雏室应坐北朝南,面积以15~20平方米为宜。保温性能要好,防止雏鸟冻伤。铺设水泥地面,方便日常的消毒工作。设备方面,应配备育雏床,保温伞,南方用浴霸即可。应设置窗户或者是通风管道,方便空气流通,防止雏鸟因为空气浑浊引发的呼吸道疾病。

2.运动场。鸟舍外要修建一个供鸵鸟运动的运动场,运动场面积是鸟舍面积的3~5倍。鸟舍和运动场相连,运动场可以铺设河沙,铺设10~20厘米的厚度即可。做个沙池方便鸵鸟进行沙浴去除寄生虫,沙子也有助于消化。若养殖数量较多,出现需要分栏的情况,可以用不锈钢铁丝网,毛竹,木条等进行分隔,高度在150厘米为好。地面进行清理,不要出现铁钉,玻璃,塑料制品等杂物。设备方面,要配备单独的料槽和水盆。

3.鸟舍。鸵鸟舍由育雏舍和种鸟舍组成。1间30平方米的育雏舍可以育雏30只;种鸟舍一般以1公2母或2公5母为1小组,面积为120~280平方米;商品鸟每667平方米(亩)可群养40~50只,围栏高度在2.5~3米,大门要宽,方便鸵鸟出入,还要预留排气孔。建筑面积根据鸵鸟的数量来定,一般一个族群以20~40只为宜。鸟舍坐北朝南,需要采光好,可以采用三面墙有顶的结构,防止雨雪天气对鸵鸟的伤害。特别寒冷的地区,可以考虑建设有门窗的板房。每只鸵鸟栏舍面积:1~60日龄,室内0.3~0.8平方米,室外2平方米;61~180日龄,室内2平方米,室外10平方米;181~540日龄,室内4平方米,室外20平方米;种鸵鸟,室内10平方米,室外35平方米。

4.饲料加工区和仓库。面积以100平方米为宜,加工区和仓库各一半。需要满足青饲料加工、存放的要求。设备有青饲料切碎机等。规划方面的要求以利于取用为原则。饲料使用以先进先出为原则,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变质。

小鸵鸟

三、种鸟的引进

养殖鸵鸟需要选购鸵鸟,一般是从国外引进,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成规模的鸵鸟养殖场,可以就近引种,减少长时间运输对驼鸟造成过度应激。一般选择较纯的品种养殖,最好选择体格健壮、反应灵敏的鸵鸟作种鸟。在购买鸵鸟时,应注意其健康状况,观察方法包括:

1.行为观察。身体健康的鸵鸟精神饱满,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活泼好动,强壮有力。

2.身体健康观察。健康鸵鸟肌肉饱满,无外露骨骼,全身无残疾,步态稳定正常,外貌结构良好,体大健壮;眼大有神,颈粗细适中,不弯曲。

3.喂食观察。健康鸵鸟有强烈的食欲,当饲养员进入栏舍时,会主动欢迎,等待喂食。

4.粪便观察。健康鸵鸟粪便为深绿色,消化精细,尿液大量,尿色透明,有少量白色尿酸盐。

四、种蛋的孵化

1.种蛋的挑选。种蛋表面最好有公鸵鸟与母鸵鸟的标号,以便查询血缘关系。重量最好在1250~1600克,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孵化出健康的雏鸟。以椭圆形为最好,长形蛋、尖蛋、特圆形蛋、软蛋、畸形蛋都不可用于孵化。良好的蛋壳表面呈现淡米黄色并且均匀分布一层透明、光滑、明亮的釉质膜,气室在蛋的钝端(大头)。蛋壳上气孔明显,许多气孔集中在蛋壳的钝端。另外,被粪、尿、雨水污染的蛋不可以作为种蛋,因为有害细菌可能会透过蛋壳进入蛋内,影响种蛋的发育。

2.种蛋的孵化。鸵鸟蛋的孵化期比较长,一般45天可以出壳。在阶梯孵化时(每周入孵一次),孵化机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6.4~36.6℃,以36.5℃为宜,且在整个孵化期内温度变化不能超过0.5℃,采用以恒温为主、变温为辅的控温孵化方法。变温孵化适合生产规模大的企业,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蛋的存贮量大,防止部分种蛋存贮时间过长影响孵化效果,可采取一次入孵多枚种蛋的变温孵化方法。选适当容量的孵化机,一次入孵,同期落盘、出雏。根据胚胎发育和一次入孵的特点,孵化机温度的设计大体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温度为36.5℃,相对湿度在22%;中期温度为36.3℃,相对湿度在23%;后期温度为35.5℃,相对湿度在25%。变温孵化效果好,孵化率比较高,均在80%以上。

五、雏鸟的管理

刚破壳时,雏鸵鸟腹中卵黄提供的营养可维持2~3天,不需喂饲料,2~3天后当卵黄营养基本吸收,雏鸵鸟才采食,过早或过晚开食都会影响生长发育。雏鸵鸟在初饮后1~2小时,可饲喂湿拌的混合精料,在开食以后混合精料可不需湿拌,防止长期喂湿料引起雏鸵鸟消化不良。可以喂饲颗粒饲料,但不能任其采食而引起便秘或腹泻。

雏鸵鸟采食的青绿饲料有苜蓿、三叶草叶、白菜叶、莴苣叶、胡萝卜等。要将青绿饲料洗净、晾干、切碎后再喂饲,禁喂已切好的隔餐青绿饲料和茎秆不洁及含有残留农药的青绿饲料。每日饲喂4~5次。随着鸟龄的增长,青绿饲料喂饲量也应逐渐增加,3个月以下的幼鸵鸟青粗饲料可占40%,鸵鸟精料中仍可含50%左右草粉,但要防止精料饲喂量过多使雏鸵鸟增重太快而导致骨骼关节变形而发生腿病。

由于鸵鸟采食的饲料能在肌胃中磨碎,所以出壳后2周起,每只鸵鸟每天在喂饲料时,补喂洗净晾干的不溶性沙砾4~5粒。雏鸵鸟有随意啄食的习性,因此,饲料中要防止碎玻璃、树枝、铁钉、铁丝、塑料布等难以消化的物质混入,以免被鸵鸟吞食后发生消化不良、前胃阻塞或被刺伤发炎等难以治疗的疾病。夜晚雏鸵鸟栖息不出来活动采食,故夜晚不用投喂。为了便于饲养管理,群养须按体大小分开饲养。

鸵鸟蛋体重是普通鸡蛋的20倍

六、饲料的准备

鸵鸟的饲料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青绿饲料,二是配合精饲料。

1.鸵鸟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约占全部日粮的70%,成年鸵鸟日需青料2.5~5公斤。青绿饲料要求新鲜,无腐烂,无农药污染,洗净不带泥土。饲喂前切碎,长度为0.5~3厘米,放入槽中自由采食。

2.鸵鸟精饲料所使用的原料与猪、鸡类似,最大特点是可以大量使用草粉。配合精饲料最好制成颗粒饲料,鸵鸟喜欢吃同时也能减少浪费,粒径以6~8毫米为宜。

雏鸵鸟的精料配制

1~3月龄雏鸟的混合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在21%~22%,若单纯喂含高蛋白质的混合精料,很快会导致腿病的发生。其对钙、磷等矿物质元素的要求比雏鸡、鸭高得多,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含钙的饲料,如贝壳粉、碳酸钙、磷酸氢钙等。若以雏鸡饲料喂雏鸵鸟,应添加2%~2.5%的骨粉,可有效防止腿病的发生。

饲料配方:玉米56%,小麦6%,豆粕12%,麸皮3%,鱼粉6%,苜蓿草粉10%,食盐0.4%,碳酸氢钙1.8%,贝壳粉0.8%,骨粉3%,蛋氨酸0.4%,赖氨酸0.4%,多种维生素0.1%,微量元素0.1%。日喂量:1~30日龄120克,31~60日龄0.12~0.6公斤,61~90日龄0.6~0.7公斤。

育成期鸵鸟的精料配制

3月龄以上的育成期鸵鸟应改喂生长期料,推荐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6%~17%。同时也要注意钙、磷的补充,育成期鸵鸟的钙磷需要量比生长期要高30%~40%。

饲料配方:玉米46%,小麦6%,豆粕8%,麸皮10%,鱼粉4%,苜蓿草粉20%,食盐0.4%,磷酸氢钙2%,贝壳粉0.5%,骨粉2.5%,蛋氨酸0.2%,赖氨酸0.2%,多种维生素0.1%,微量元素0.1%。日喂量:4~7月龄0.8~1.4公斤,7~12月龄1.4~1.9公斤。

产蛋期鸵鸟的精料配制

产蛋期鸵鸟饲养的关键是供给平衡的日粮,特别是能量的供给量不能过多,代谢能以10.5兆焦/公斤为宜,否则雌鸵鸟就会肥胖,致使产蛋大幅度下降或停产。精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以18%为宜。钙及有效磷的含量分别为3%和1%。赖氨酸及蛋氨酸+胱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9%和0.75%。产蛋期鸵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与种鸡相比差别较大,所需维生素除维生素E、泛酸、生物素以及铁、锌、碘也比种鸡高,而铜的需要量却比种鸡低。

饲料配方:玉米44%,小麦5%,豆粕12%,麸皮5%,鱼粉7%,苜蓿草粉20%,食盐0.4%,磷酸氢钙2%,贝壳粉0.6%,骨粉3.3%,蛋氨酸0.25%,赖氨酸0.25%,多维0.1%,微量元素0.1%。

七、日常的管理

1.鸵鸟育雏期饲养管理。0~3月龄是鸵鸟的育雏期。刚出壳小驼鸟暂时不投喂食物,3天后小鸟会主动寻找食物和水,这时开始给它们饮水,可以在水里添加0.01%的高锰酸钾。饮水2个小时后给它们喂食,新鲜的青草、菜叶、熟鸡蛋切碎或捣烂都能当作雏鸟的开口料,每天投喂3~4次。雏鸟饲喂要遵循“勤添少喂”的原则,等7天之后就可以饲喂全价颗粒饲料。

2.育成鸵鸟的饲养管理。4~6月龄是鸵鸟的育成期,这时候它们已经能适应外界的自然环境,也具备了一定的抗病能力。每天的日粮应根据育成期鸵鸟营养需求合理配制,尤其是日粮中的钙磷比例要均衡。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放牧饲养,但要注意防止丢失,还要适量补充精饲料。鸵鸟喜欢沙子,只要有空它们就会用沙子来清洁体表的寄生虫。

3.产蛋鸵鸟的饲养管理。母鸵鸟2岁性成熟,公鸵鸟2.5岁性成熟,繁殖期在40~50年。人工饲养条件下,每只母鸵鸟年产蛋在60~80枚,孵化期42天。一般受精率80%以上,孵化率85%以上,育稚成活率能达到95%。每只母鸵鸟每年可繁殖后代30只,产蛋期的鸵鸟要定时、定量、分群饲喂。1只产蛋期的雌性鸵鸟,1天饲喂3次为宜,饲喂的时候要先喂粗饲料,后喂精饲料。粗饲料饲喂量在每只每天5公斤以上,精饲料饲喂量在每只每天1.5公斤左右,产蛋期的鸵鸟要保持不胖不瘦的标准身材,这样有利于提高产蛋量。鸵鸟在产蛋前1个月要进行配偶分群饲养,正常标准是1只雄性鸵鸟和3只雌性鸵鸟为一个小群。为了保证雌性鸵鸟良好的产蛋性能,每年要进行一次强制休产,休产期大概在11月到来年的1月,休产雌性鸵鸟要和雄性鸵鸟分开来饲养。

作者∣广西浦北县张黄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钟祥伟

来源: 钟祥伟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