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广西藤县的猪场老板老刘遇到麻烦了,他在村边的养猪场被村民投诉,反映猪场气味很臭,路过猪场的人都掩鼻而过。今年以来,刘老板见猪价高,觉得养猪有利润,能赚钱,正好村边有一个闲置猪场,便买了200多头仔猪开始饲养。因为排污处理不好,猪养得越久臭气味越大,污水到处流,周边满是苍蝇蚊子,不知道如何处理。正在发愁之隙,藤县天平镇农业农村中心的科技特派员来到了他的猪场,了解刘老板的苦衷后,特派员指导他改用微生物进行生态养殖,并对猪场进行粪污设施改造,彻底改变养殖环境。
经过实地查看,并和刘老板商量后,特派员制定了一套饲养和建设方案,让刘老板按照方案进行改进。
一、饲养方式改变
1.在饲料投喂方面,采用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复合预混饲料(如畜禽复合预混合饲料JHN300),使用方法为每1公斤益生菌复合预混饲料拌250~500公斤饲料,正常一日两餐或三餐投喂。
2.在储污水池投放生物除臭剂,每次倒入5公斤,每半个月放1次。另外,猪栏正常用生物除臭剂1∶50稀释每天喷洒一次。
3.原来的水拌料喂改用干料投喂。改造使用入墙式饮水器,饮水器连接水管直通外面水沟,确保猪饮水时外泄水不进入污水池和猪栏,每个栏舍装2~3个,达到直接减少污水排放和保持猪栏干燥的目的。
4.猪栏全天不冲水,清粪采用干清形式进行,清出的粪便运至粪房采用微生物发酵剂处理。方法为将猪粪堆起,起始含水量保持在55%左右,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65℃左右,将有机肥发酵剂按1∶100左右稀释直接喷洒到猪粪堆。为了让猪粪发酵均匀,提高腐熟度和降低水分,每隔10天翻堆1次,次数要在3次以上。
5.做好粪污消纳处理,及时将处理好的污水和粪便运走,用于还田或果场施肥,不得直接外排。
二、对猪栏设施进行改造
1.刘老板猪场面积为400平方米左右,根据猪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要求和实际需要,建设一个40立方米的沼气池,另外再建设一个储液池,容积为90立方米,用于猪粪水处理。从猪栏排出来的猪尿和少量污水要先进入沼气池发酵,经发酵后,再进入沼液池用微生物发酵剂二次发酵,才能运走作为肥料在果场、田地消纳。另外,还要建设一个储粪房,用于粪便发酵处理和堆放。
2.建设排污沟,采用暗沟建设。从猪栏到沼气池、沼液池的水沟全部建设成暗沟。猪场棚顶屋檐底的排水沟采用水泥硬化,排污沟和排水沟分别建设,排水沟直接外排不入沼气池、沼液池,减少污水产生。
3.建设一个5立方米的无害化处理池,深度为2米,底部和四周用水泥硬化,做到防渗防漏,上面留直径60厘米圆口,预制相应的水泥盖盖好,用来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等。
三、注意事项
1.在饲养过程过,不能使用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会杀死用来发酵的微生物,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在猪病治疗方面,减少使用抗生素,甚至停用,建议尽量用中药治疗。
3.加强疫苗免疫,提高生猪抵抗力,减少疾病产生。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猪舍,饲养员进入猪栏全程消毒,更衣淋浴,确保不带病原入场。
4.定期灭蚊灭鼠,减少病原传播途径。
5.坚持做好养殖各个环节的台账记录,坚持做粪污处理方面台账记录,有序推进各方面工作。
改造1个月后,刘老板的猪场气味不臭了,污水外流的现象也看不到了,猪病几乎没有了。而产生的沼液和发酵粪便都供给邻里用来种菜种果,经常供不应求。经过申报,还通过了广西梧州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组的生态认证,获得认定为“生态认证养殖场”。刘老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养猪致富的信心更加坚定。
作者∣广西藤县天平镇农业服务中心 文一钦
来源: 文一钦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