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桑蚕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蚕农科学种桑养蚕。近日,科技特派员深入广西忻城县田间时,发现桑树黄化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极大影响桑叶产量。

经过调查分析,桑园发生黄化病的原因有:

一是广西属于喀斯特地貌,田间土壤石灰岩溶程度高,为偏碱性,有效铁含量偏低,交换性钙过量,影响植株对有效铁的吸收,造成叶片缺铁,使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叶片黄化失绿。

二是广西蚕区桑园普遍缺乏施用有机肥,使桑园土壤板结严重,且没有翻犁晒土,影响土壤中有效铁元素释放,进而影响桑树对铁成分的吸收。

针对桑园桑树黄化病问题,科技特派员提出科学防治方法:

1.叶面喷施0.1%~0.3%柠檬酸铁—硫酸亚铁2~4次,间隔7~10天1次,或开沟根施硫酸亚铁50~100克/667平方米(亩),或每株树干注射30%硫酸亚铁1毫升,或树干打孔埋入1克或2克的硫酸亚铁粉,均能在短期内使病株转绿。

2.黄化病桑园每667平方米(亩)施500~1000公斤混有10%硫酸亚铁的泥炭粉,可使桑树迅速转绿,促进桑树生长。

3.加强桑园冬耕暴晒,改善土壤结构,发生黄化病的桑园,应经常施用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等易使土壤变酸性的化肥。桑园不要施石灰、不要施蚕粪(因为蚕粪含有石灰为碱性肥料),应多施有机肥料,覆盖杂草,达到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改良土壤的目的,同时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提高肥力。

作者∣广西忻城县马泗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莫朝龙

来源: 莫朝龙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