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陈娟 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巧克力会长在卵巢中?这其实形容的是一种疾病——卵巢巧克力囊肿,因为这种囊肿内部的液体呈暗褐色,黏稠如糊状,类似巧克力,故而得名。

卵巢巧克力囊肿,医学上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该生长在子宫腔内,受激素影响,每个月会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受某些因素(如经血逆流、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等)的影响,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可能会出现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等),这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内膜也会受月经周期激素水平波动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但是,这种情况下脱落的内膜不能像正常月经一样排出,如果异位在卵巢,只能在卵巢中越积越多,逐渐形成囊肿,随着时间的推移,囊肿内的液体会逐渐变成暗褐色。患者可表现为痛经(呈进行性加重,可能在月经前后加剧)、不孕(因盆腔解剖结构异常和微环境改变所致)、盆腔疼痛、月经不规律等。超声检查是诊断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方法,对于复杂或难以确诊的病例,可以行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卵巢巧克力囊肿,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使用激素类药物、镇痛药等)、手术治疗(如腹腔镜切除囊肿)等措施。大多数患者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该病有一定的复发率,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