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周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肺部CT检查能够提供详细的肺部图像,但是并不能提供病理上的明确诊断,而支气管镜检查在这方面恰恰具有独特的优势。
检查时,医生会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内窥镜,经过咽部、喉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内窥镜的前端装有光源和摄像头,可以将气管内部的图像传输到显示器上,供医生实时观察,有助于医生明确肿瘤的确切位置,并精准地获取细胞样本。对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后,就可以明确肺癌的类型,从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等。一般情况下,内窥镜的直径为3~6毫米,所以更适合中央型肺癌(肿瘤位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等大气道附近)患者。如果CT检查显示肿瘤位于肺部周边(非中央型肺癌)并确定进行手术治疗,此时支气管镜检查的意义不大。当然,如有必要,可以在检查时行激光消融、电凝止血等局部治疗。检查前需要进行咽喉部麻醉,所以检查后2小时要避免进食。咽喉部在检查后可能会出现不适感或疼痛感,通常几天内可自行缓解。如有轻度出血,通常可自行停止。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