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晓惠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朴梅花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提起高血压,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老年人,其实儿童也会得高血压。儿童高血压越来越被重视,未得到积极干预的儿童期高血压,将延续至成年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6-17岁学龄儿童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3.0%。
临床上把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对于有明确病因的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比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肿瘤及服用特殊药物等导致血压水平升高。儿童期继发性高血压较多见,需积极寻找病因。对于通过各项检查及现有的医学手段找不到明确病因,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但是有相关的影响因素,肥胖是第一位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独立贡献接近20%,儿童超重或肥胖会导致代谢紊乱,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父母高血压史、低出生体重、早产、不良生活习惯(如糖、盐摄入过多,蔬菜摄入不足,睡眠和身体活动缺乏)以及心理与精神压力等。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疼、头晕,恶心、呕吐;高血压持续时间久了会导致体重不增,甚至发育受到影响。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比如由肾脏疾病导致的血压高,有肾脏疾病本身的症状,比如蛋白尿、眼睑浮肿,以及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原发性高血压不容易被发现,因为没有特异性症状。对于低龄儿童,可能不会表述自己的感觉或症状;而对于年长儿童,因为高血压是一个隐匿起病的过程,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出现了这样的症状,不知道每天昏昏沉沉或者头晕、头疼、不舒服,是因为血压高引起的。这是儿童高血压不容易被发现或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患有高血压?单从症状上发现是比较困难的。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家长关注孩子的血压,通过定期给孩子测血压可能会早期发现;对于有肥胖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孩子,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也会早期发现;目前,许多学校已在体检项目中增加了血压测量,也有助于高血压患儿的早期检出。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成人不一样。成人高血压是一个固定的标准,而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是结合了年龄、性别和身高的百分位数法。具体方法是通过查表获得男、女年龄别和身高别血压参照标准中对应年龄、性别和身高的血压,当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第95百分位(P95)诊断为高血压。简化的评估标准可以参考:儿童青少年血压≥120/80mmHg;学龄期儿童血压≥110/70mmHg;新生儿期血压≥90/60mmHg,要及时就诊,明确诊断,积极干预或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