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岩石是一页页记录着地球变迁的史书,那么三叶虫就是这本史书中的一个篇章。
它们在曾经生活的大海中留下的悠久印迹,成为了这本书中特殊的文字(化石)。
三叶虫是距今5.43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生物,属于节肢动物。全身明显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背甲坚硬,由一个轴叶和两边的侧叶组成,因而得名三叶虫。
三叶虫在5-4.3亿年前的寒武纪和奥陶纪时期发展至高峰,于2.4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灭绝,前后在古生代的地球上繁荣了3亿多年,并演化出众多的种类,有的长达70cm,有的却只有2mm。
三叶虫生活的年代距今虽然遥远,但是科学家对它的形态、构造等特征的了解是相当充分的:首先,三叶虫身体表面披有坚固的甲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多次脱壳生长,所以它们在地层中遗留下的化石数量比其他生物要多;其次,它们迅速繁衍、广泛分布;此外,三叶虫化石大多保存在质地细致的石灰岩和页岩中,因此,不仅内部外壳的特征能够被观察得很清楚,而且有时内部构造也能被看得很清晰。
纵观三叶虫的演化历史,经历过物竞天择的考验,躲避过天敌的袭击,演化出众多的种类,最终凝固在时间这条长河中。没有人知道其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与挣扎,唯有通过它们石化的身体,推测这段历史传奇…….
纵使生命力强大,也拗不过生态的变迁与物种的更替;纵然繁荣,却也抵不过环境的变化。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人之常理,但作为当今霸主的人类,在享用地球46亿年所馈赠的众多资源的同时,又是否值得反思:万千资源,受之地球,享用之时更应爱护珍惜。
来源: 石林石得利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