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支修益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肺癌这一恶性肿瘤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元凶。肺癌,作为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癌症,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令人瞩目。
其发病机理复杂多样,既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也与环境暴露、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肺癌的诊疗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仍然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肺癌的症状与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早期周围型肺癌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是在体检或筛查项目中被偶然发现。相比之下,中心型肺癌更容易出现症状,如刺激性咳嗽、咳血丝痰等。这些症状往往提示着肿瘤已经开始侵犯气道或其他重要结构。此外,如果肿瘤压迫到神经或血管,还可能导致声音嘶哑、面部浮肿等症状。因此,对于长期吸烟者或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一旦出现持续性咳嗽或咳血,应及时就医进行排查。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诊断肺癌的过程中,一系列检查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片、CT扫描)、代谢学检查(如PET/CT)、细胞学检查(如痰液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近年来,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技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等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并能用于监测治疗反应和疾病进展。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与肺结核、结核瘤、炎性假瘤、错构瘤等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例如,结核病常伴有低热、乏力等中毒症状,血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通过多学科会诊(MDT)的方式,结合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症状等多方面的信息,可以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肺癌的治疗策略丰富多样,涵盖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放疗和物理靶向治疗等。对于早期或部分中期肺癌患者,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现代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辅以化疗或分子靶向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药物治疗方面,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虽然有效,但副作用较大。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热点,这类药物能针对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或内部特定的分子靶点,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放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现代放疗如质子刀、中子刀等,能够更精确地照射肿瘤区域,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此外,对于不适合手术或放疗的患者,射频消融等物理治疗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