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指出,当前全球正面临自然衰退“史无前例”和物种灭绝率“加速”的局面。报告中提到,大约有近百万物种面临灭绝,许多物种可能在几十年内灭绝。这表明,如果不采取措施,全球物种灭绝速度将“进一步加速”,而现在的灭绝速度已经“至少比过去一千万年的平均值高出数千倍”。
2024.11摄于安徽池州 摄影:何平飞羽(6周岁)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尽管如此,人们对某些物种灭绝的意识仍然淡漠,这凸显了提高和量化公众意识的必要性。近日,发表于《动物保护》(Animal Conservation)的一项研究中,通过量化推特(Twitter,现为X)和维基百科在8种物种灭绝前后,以及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重新分类之后的人们的兴趣变化来探索生物多样性丧失与公众意识之间的联系。
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物种的灭绝公告通常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在推特上表现出短暂的兴趣,即关于物种的推文和转发,在维基百科上表现出更持久的兴趣,即物种的文章浏览量。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则通常与兴趣增加无关。当有协同的媒体报道,特别是与更广泛的环境叙事和关键事件相一致的报道时,会增强物种灭绝公告的影响力。
研究观察到在推特上有一小部分有影响力的用户,包括内容创作者和媒体组织,他们对保护讨论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环保人士和组织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合计占转发量最高的用户的三分之一。总的来说,这些结果强调了保护机构如IUCN等,需要更直接地与媒体组织和内容创作者接触,以推动公众对物种保护工作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魅力较小”的物种。
研究结果还表明,虽然社交媒体可以迅速引起全球关注,这可能会推动公众对正在进行的灭绝和潜在的未来灭绝的讨论,但这可能是短暂的,这强调了维基百科等替代平台的重要性,这些平台可以促进长期参与。
图源:IUCN Redlist
CaptainCook’s bean snail,学名为Partula faba,是一种曾经生活在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两个小岛上的陆生蜗牛。这种蜗牛体型较小,最大长度约为2厘米,它由于具有独特的进化遗传特性和对特定栖息地的适应性,对于研究进化遗传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幸的是,这种蜗牛在2016年被宣布灭绝。
研究小组为了了解人们是否真的关心这种蜗牛以及其他最近灭绝的物种,跟踪了人们在宣布它灭绝之前和之后在推特上对物种的提及方式。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此确实是关心的,但是关心地很短暂。
一个物种灭绝后,推特上提到它的次数会激增。例如,西部黑犀牛,它们曾一度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但因被大量猎杀而致数量急速下降。在2011年西部黑犀牛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灭绝之后,每天有多达4000条推文,而在其灭绝之前,推文的数量只有个位数。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模式,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推动了人们对物种灭绝的反应,这种模式在研究的所有物种中都存在。
但对于那些更不为人知的物种,比如上文中的小锅牛,人们在乎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已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吗?
图源:wikipedia
答案是肯定的。研究显示,即使是一些鲜为人知的物种,如珊瑚裸尾鼠(Bramble Cay mosaic-tailed rat),在灭绝后也会引起更多的反应。而且,通过推文的地理定位,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物种灭绝宣布后,模式从灭绝前相对狭隘的对话转变为更具集体性的全球对话。“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都在哀悼”,推特上主要是与悲伤和失落相关的词语。“安息”是最常见的短语之一。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这种反应似乎只是转瞬即逝。
巴拿马树蛙, 图源:IUCN Redlist
一线希望:在分析维基百科页面访问量时,出现类似但略有不同的趋势。
**虽然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帖子的最大峰值出现在物种灭绝之后,这似乎像是为每个物种举行盛大的葬礼,**但像维基百科这样的平台却更像是灭绝物种的墓碑。一个人们回到这里是为了回忆,或者发现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
这种社会同理心,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都可能有助于保护那些目前处于灭绝边缘的物种。因为许多保护资助项目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基于广泛的公众支持,无论是通过直接资助还是政策变化。在某些情况下,公众的支持甚至可能在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努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公众对某些物种灭绝的反应短暂,但这种关注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可以转化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社交媒体的迅速传播和维基百科的长期参与,为提高公众意识和促进保护行动提供了平台。保护机构和媒体组织应加强合作,利用这些平台的影响力,激发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注,并转化为实际的保护行动。这种社会同理心,无论是短期的社交媒体关注还是长期的维基百科参与,都是保护濒危物种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力量。
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编译 | Sara
审核 | Daisy
排版 | 绿叶
参考资料略
来源: 海洋与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