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我想去上-上-上厕所”

“我我我要......”

“我-我-我以后一定打上考上那个大学”

“今天我想去嗯嗯嗯嗯公园”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深有体会,孩子说话不自主的重复、延长或中断,无法表达清楚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想说时然后用很大的力气才能说出来,非常恼火!很多家长也清楚这是结巴,也就是口吃,但想要纠正却非常困难。


图源:网络图片 侵删

你知道吗?3~6岁的孩子口吃的发生率最高!这个阶段孩子语言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大约有5%的孩子会出现口吃,主要以连发型口吃为主,其次是阶发型。


图源:搜狗表情



孩子形成口吃的原因除了遗传、疾病等原因外,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因素,也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通常来讲,造成口吃现象有以下4种因素:



图源:搜狗表情


1、词汇量不足🤨🤨: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出现口吃的现象。


2、神经紧张引发孩子口吃:当孩子遇到新环境或者陌生人时,就会因为紧张而造成口吃。或者抢着说话,很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却也会因为激动和大家对他的关注而口吃起来。


3、父母训斥当孩子出现口吃时,有的爸爸妈妈大声训斥孩子,或者压制孩子说话和申辩的机会,这会让孩子因为自卑、焦虑和退缩而口吃的更严重,或者出现大发脾气的现象。


4、突发事件:一些突发的事件给孩子造成了重大的精神创伤也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口吃。如突然搬家、亲人去世、被父母打骂、突然受到惊吓等,这些都会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冲突、恐惧、焦虑和不安,成为导致孩子口吃的导火索。



图源:摄图网



家长的正确做法:

耐心倾听

不打断  不急躁

耐心听孩子说完


图源:搜狗表情


平时多给予正面鼓励。鼓励孩子慢慢说,不要批评或训斥。同时要避免给孩子贴上“口吃”的负面标签,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如果还不见改善,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进行系统语言训练。


积极面对,共同成长。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点时间和正确的引导。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是提供爱、耐心和支持。孩子的语言之路或许会有颠簸,但有我们的陪伴和正确的方法,他们一定能走得更稳、更远。


来源: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