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和恶性黑色素瘤是两种常见但又容易被混淆的皮肤病变。正确区分它们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至关重要,因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往往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左侧均为恶性黑色素瘤,右侧为痣)

首先,从外观形态来看。痣通常呈现出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整齐。而恶性黑色素瘤的形状往往不规则,边缘可能呈锯齿状、模糊不清。例如,一颗普通的痣就像一个完美的圆形印章,边缘光滑;但恶性黑色素瘤可能看起来像一朵被风吹乱的云彩,边界参差不齐。

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区分点。正常的痣颜色相对单一,多为黑色、棕色或肉色。而恶性黑色素瘤的颜色通常不均匀,可能同时包含黑色、棕色、蓝色、红色、白色甚至灰色等多种色调。想象一下,一颗正常的痣如同一块纯色的布料,颜色均匀;而恶性黑色素瘤则像是一块被胡乱染色的布,色彩斑驳。

在大小方面,痣的大小一般较为稳定,直径通常小于 6 毫米。恶性黑色素瘤则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直径超过 6 毫米。如果发现身上的“斑点”突然变大,就需要格外警惕了。

再看发展变化。痣通常在形成后长期保持不变,或者变化非常缓慢。而恶性黑色素瘤则具有快速生长和变化的特点。比如,原本很小的一个斑点,在几个月内迅速变大、隆起,或者颜色变得更加复杂,这很可能是恶性黑色素瘤在作祟。

另外,从触感上来说,痣一般是平坦或者稍微隆起,质地柔软,触摸时没有异常感觉。恶性黑色素瘤可能会隆起明显,表面粗糙,甚至出现溃疡、出血、疼痛或瘙痒等症状。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病变的对称性来进行区分。正常的痣往往是对称的,就像把它从中间对折,两边能够完美重合。而恶性黑色素瘤大多是不对称的,一边与另一边看起来有明显差异。

部位也能提供一些线索。普通的痣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面部、颈部、背部等。恶性黑色素瘤则更常见于容易受到摩擦和刺激的部位,如手掌、足底、指甲下、生殖器区域等。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可疑的皮肤病变,不能仅仅依靠肉眼观察和自我判断,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诊断,如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等。皮肤镜检查就像给皮肤病变做一个放大镜下的“特写”,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细微结构。病理活检则是通过取一小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这是确诊恶性黑色素瘤的“金标准”。

例如,曾经有一位患者,发现自己脚底有一个黑色的斑点,开始以为是普通的痣,没有在意。但后来这个斑点逐渐变大,颜色也变得不均匀,并且走路时有疼痛感。患者及时就医,经过病理活检,被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由于发现较早,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总之,正确区分痣与恶性黑色素瘤需要我们关注皮肤病变的多个方面特征,并保持警惕。如果对身上的痣或其他皮肤病变有任何疑虑,切勿拖延,尽早咨询医生,以便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让我们共同关注皮肤健康,远离恶性黑色素瘤的威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