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古老的梗重新登上了热搜,《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晓岚说“尾巴下拖的是狼,上竖(尚书)是狗”,机智地调侃了尚书和珅。

狼的尾巴是重要的社交工具。尾巴往下垂,是狼表示服从的姿态,地位低的狼会随时把尾巴耷拉着,免得惹怒了“上司”。在驯化过程中,狗的身上保留了许多狼的幼年特征,其中包括上举的尾巴。

哺乳动物尾巴的功能千奇百怪。许多人都以为,有个足够长的尾巴的动物,就能用尾巴卷住东西,其实用尾巴卷东西是善于攀爬的动物的专利。尾巴缠住树枝,就是再好不过的安全绳。哺乳动物中有不少具有尾巴缠卷的能力在哺乳动物里进化了许多次,包括袋鼬、负鼠、小食蚁兽、蜜熊、树栖的穿山甲、美洲豪猪、一些种类的老鼠等等。

不过,最擅长用尾巴卷的哺乳动物,还是南美洲的猴子们,它们的尾巴下面是秃的,有凹纹,能像手掌一样增加抓握力,不仅可以爬树,也可以拿用手够不到的东西。蜘蛛猴的大脑控制尾巴的区域,甚至比控制后肢的区域还大。尾巴还可以协助社交,伶猴(Callicebus属)“夫妇”经常把尾巴紧紧缠在一起,真是太浪漫了。

像蜥蜴一样,一些哺乳动物也会断尾逃生,佛罗里达白足鼠Podomys floridanus的尾尖连接组织特别脆弱,一扯就断,老鼠借机逃跑。非洲的一种Graphiurus属的睡鼠,甚至尾巴每隔八毫米就有一个脆弱的点,一次只掉一小段,像一排连在一起的邮票。可惜的是,没有发现哺乳动物的尾巴能再生尾巴。

穿山甲则采取被动更积极的防御措施,遇到捕食者,它卷成一个球,尾巴的鳞片和身体边缘的鳞片相互交错,像拉链一样牢牢锁住,难以分开。而尾巴防御的最高境界,当属北美洲已灭绝的星尾雕齿兽Doedicurus clavicaudatus,它是犰狳的亲戚,尾巴末端长着一个大骨锤,还长出许多尖刺,挥舞起来像狼牙棒一样。

兔子和鹿的尾巴下面有一大块白色,受惊逃跑的时候翘起尾巴,露出“白旗”,这不是很容易成为追击的目标吗?对于它的用途,人们也是众说纷纭,下面列出三种可能的答案。

一、干扰捕食者。如果捕食者盯住了兔子尾巴上的白斑来追,那它只要把尾巴耷拉下来,白色不见了,捕食者就会失去目标,给它创造逃跑的契机。

二、集结同类。成群的动物比落单的动物更难攻击,所以许多动物遇到捕食者都会第一时间集群。鹿的白尾巴可以作为集结的信号。此外,带了幼崽的母鹿还可以用尾巴引导孩子跟着自己。

三、“你追吧,反正长痛不如短痛”。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假说:尾巴实际上是主动请捕食者来追的。如果一直防备捕食者偷袭,寝食不安,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抬起尾巴,主动开始一段追逐,那至少还有逃脱的机会。看来,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钝刀子杀人都是要比快刀子可怕的。

参考资料:

Hickman G C. The mammalian tail: a review of functions[J]. Mammal review, 1979, 9(4): 143-157.

作者丨红色皇后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孟宪林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黄乘明 海南大学教授

图片来自版权图库,未经许可选用可能存在版权风险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