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被称作“海岸卫士”。但是如果你看到红树林的图片,你肯定会觉得有些疑惑,明明是绿色的树,为什么要叫红树林?而且这些树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为什么会被称作海岸卫士?

红树并不红,图片来源:Wikipedia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红树。

红树是“内在的红”

红树林里的树之所以会被称作“红树”,跟它们体内的一种物质有关,这种物质就是单宁。

单宁。又称鞣酸,其实是一大类物质的统称,这些物质并不是红树特有的。很多植物体内都有单宁,比如我们吃的柿子感觉很涩嘴,正是单宁在起作用。另外,茶、葡萄皮等等东西里面,都含有比较多的单宁。

红树浑身上下也都含有比较高含量的单宁。而单宁这种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之后会变成红色、红褐色的东西。因为这个特点,人们才把它们称作红树,有些地方的人甚至用红树的树汁作为红色染料。

高浓度的单宁能够防止植物被别的动物啃食,比如青柿子里面含有高浓度的单宁,就可以防止柿子在成熟之前被动物吃掉。

另外,它还可以帮助植物对抗紫外线,防止被晒伤,能够帮助植物对抗细菌感染,可以说它是一种“多功能”物质。

红树当然也有防晒、防止被啃食、抗细菌感染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红树特殊的生存环境,也让它们比一般植物更需要单宁。

红树林生长的地方就在海边的潮间带里,这里时不时就会被海水淹没。海水盐度很高,普通植物如果直接暴露在这样高盐度的环境里,细胞很容易失水死亡。单宁有很好的聚盐性,简单地说,它们能够提高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对抗高盐度环境。

除了靠单宁,红树还进化出了一系列其他的本领,帮助自己适应高盐环境。

有一些红树能够直接从海水里分离淡水。比如,一种叫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的植物,它的根部就可以将海水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阻挡在外,只吸收水分子,简直就是天然的海水淡化工厂。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除了将海水中的盐分抵挡在植物体外,有些红树还进化出了泌盐能力,也就是说,它们能将体内多余的盐分聚集起来,然后通过叶子上的小孔排出高浓度的盐水。这些盐水被晒干之后,往往会在叶子上留下一块一块的盐粒结晶。

海茄冬(Avicennia marina)叶子上的盐粒结晶,图片来源:Wikipedia

有意思的是有些植物还进化出了“牺牲叶”。这些植物会把体内多余的盐分一起集中到某些叶子里,当盐分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这些叶子会主动脱离树木。所以这个名字非常形象,牺牲叶真的是“牺牲”了自己,保护了整棵大树。

缺氧

红树们不仅仅要面对高盐的问题,它们还要面对另一项艰巨的挑战——缺氧。

红树林所在的地方泥土常年会被海水淹没,一般植物的根在这里根本没有办法获取氧气,分分钟就泡烂了。

为了适应这样低氧的环境,红树进化出了特殊的根系结构。按照功能,红树的根可以粗略地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支撑根,顾名思义,它主要起的就是支撑整株植物的功能。另一种根叫呼吸根,这些呼吸根一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们会有一些分支伸出水面,从水面上获取氧气,并通过根系里的管道,把氧气输送到红树的其他部分,特别是在水面以下的根系部分,确保植物不会“烂根”。

红树的气生根,图片来源:Wikipedia

当然了,因为生存的环境极其严酷,红树还进化出了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胎生。绝大部分植物在产生种子之后,种子会离开植物母体,自己在地里生根发芽。

但是红树的种子如果直接落到淤泥里,很容易被海水淹没,刚长出来的小树苗也很容易缺氧而死。

为了提高后代的存活率,有些红树在产生后代之后,会让后代继续在母树上生长一段时间,等长到一定的大小了,它们才会落入海水中。

这些落入水中的幼苗往往可以随着海流漂往远方,找到合适的生存环境之后,它们才会生根,长成大树。

抵抗风暴

我们知道了红树生存的环境非常恶劣,也知道了它们应对极端环境的生存本领,但为什么这些树会被称作“海岸卫士”呢?

这同样跟红树生存的地方有关。

2011年全球红树林分布,图片来源:Wikipedia

因为红树生活在潮间带地区,在这里海浪会不断拍打侵蚀陆地。虽然会造就一些特殊的海岸侵蚀地貌奇观,但也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

比如,海浪侵蚀会直接破坏沿海居民的房子或者房子的地基,让这些房子不再适合居住。

印度海岸侵蚀严重的海岸线,图片来源:Wikipedia

为了更好地理解红树林的保护作用,我们先从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说起。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在2004年,印度洋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地震,根据推测,这次地震的矩震级达到了9.1到9.3级,这是人类有记录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之一。

这次地震在印度洋的海面上引起了一场超级海啸,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附近,甚至出现了30多米高的巨浪。除了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也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地震和海啸总共夺去了30多万人的性命。

地震和海啸发生之后,人们在统计受灾地区状况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一些相邻的村子里,海啸造成的破坏完全不一样。

比如在泰国有两个相距很近的渔村,受到海啸的冲击之后,其中一个村子里的房屋损毁严重,有很多人丧生。而另一个村子里几乎没有人受伤。

按理说在海啸在抵达这两个村子时,携带的能量是差不多的,为什么后果相差这么大?

后来在调查中发现,这两个村子最大的差异,就是有无红树林的保护。受灾严重的村子已经砍伐掉了大量的红树林,把这些地方改成了养虾场。失去了红树林的保护,海浪直接冲进了村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而另一个村子保留了大量的红树林,海啸的大部分能量被红树林给分散了,可以说是红树林保护了村子里的人和财产。

从这个例子里你也能看出来,红树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在海啸、风暴潮这些极端情况下保护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非极端天气下,红树庞杂的根系和茂密的枝叶同样可以抵挡海浪的冲刷,保护沿岸的土地不被侵蚀。

除此之外,红树林能对人类排放的污水起到净化作用,为沿海的生物提供栖息地。而近些年的研究也发现,红树林是海洋重要的碳汇,在红树林脚下的淤泥里,封存着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也有人把红树林和海草床、珊瑚礁共同称作“海洋之肺”。

在我国靠南的海边,也有红树林的分布。在过去,人们没有意识到红树林的重要性,很多地方都把红树林砍伐掉了,建起了养殖场。

但现在,人们意识到了我们需要红树林来保护海岸线,需要红树林帮助我们吸收封存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于是开始保护和恢复红树林。

甚至也有研究者在研究如何在北方的海岸线上也种上红树林,让它们也成为北方海岸线的“卫士”。希望在人们的努力下,这些红树林覆盖率能够尽快恢复到被破坏前的水平,继续做人类安全和地球环境的“卫士”。

参考文献:

[1] 林益明, 向平, 林鹏. 红树林单宁的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 2005, 29(003): 59-63.

[2] Kim K, Seo E, Chang S K, et al. Novel water filtration of saline water in the outermost layer of mangrove root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1): 20426.

作者:代丽 科普作者

审核:张珊珊 泉州师范学院 海洋生态学 副教授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