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海洋动力环境中,“温、盐、深、风、浪、流”如同解读海洋奥秘的六把钥匙,而海洋盐度的测量,则是一项“棘手”的挑战。长久以来,全球范围内缺乏大范围、连续稳定的高精度海洋盐度探测数据,难以窥其全貌。

2024年11月14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三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携带着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划破长空。这一刻,标志着我国在高精度全球海洋盐度探测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卫星入轨后,填补了我国高精度全球海洋盐度探测能力的空白。海洋盐度数据是海洋环境预报、生态预报、短期气候预测、极地海冰监测、海面风场和台风监测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正如测量人的体温能够反映健康状况,海洋盐度的测量同样能够揭示海洋的“生命体征”。

回望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的研制历程,这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征程。2007年,海洋二号卫星工程的立项为海洋动力要素的研究拉开了序幕。而到了2009年,研制团队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鲜有涉足的“小众领域”——高精度海洋盐度探测卫星。

在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上,研制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调研与尝试。他们深知,“辐射亮温”是海洋盐度探测的关键所在。通过高精度获取亮温数据,进一步反演出海洋盐度信息,这是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经过大量的仿真试验和不懈的努力,研制团队终于确定了多载荷综合探测技术方案。

高精度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可以在太空中俯瞰全球海洋,进行大范围的连续观测。捕捉着海洋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其自身携带的综合孔径辐射计和主被动探测仪中的三个被动探测仪在“收听”海面微波信号。倾听着海洋的“呼吸声”。而频谱监测仪则固定工作在L波段,不仅能够分辨出“音色”,还能识别出干扰源的位置。它精准地锁定干扰信息,为科研人员排除射频干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L波段微波散射计的“拿手好戏”。它通过向海面发射微波信号,测算信号遇到海面波浪等发生的后向散射系数。探测着海面粗糙度。

如今,这颗高精度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已经翱翔在太空之中。它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海洋信息,助力我们在海洋强国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上九霄、观沧海,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颗卫星在未来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海洋的奥秘吧!

审核: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来源: 科普话强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