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对身边的人充满了宽容,能够很容易原谅和理解他们,但却对自己却要求严格,无法容忍自己犯下的一点点错误。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常常会导致很多情绪困扰,不少人因为始终放不下内疚和完美主义等心结,导致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看,这些内心的自我批评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与自己和解,找到内心的平衡呢?
为什么总和自己过不去?
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批评倾向往往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因素之一就是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许多自我批评倾向较强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对表现高度关注的家庭环境。家长可能在无意间通过苛刻的评价或高标准来激励孩子进步,比如说“你必须考得更好才能被认可”。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将自我价值等同于外在表现,逐渐形成一种自我批评的思维模式,认为自己只有达到完美才是“足够好”的。
其次,自我批评也与一个人的性格很有关系。研究表明,一些人格特质,比如完美主义倾向或神经质,会让人更容易陷入自我批评的循环。完美主义者倾向于追求极致,他们往往会因达不到极高标准而陷入自责。神经质较高的人容易体验到较强的情绪波动,更倾向于将失败视为个人缺陷而非客观情况。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不同的人在处理负面事件时,会倾向于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于具有“内化型”归因偏向的人来说,即使在客观情况下责任并不完全在他们身上,他们也会更容易将失败和错误归结为自身问题,因此更倾向于自我批评。相反,那些“外化型”归因偏向的人则更倾向于将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比如环境、运气等,导致他们看起来就会比较洒脱和松弛。
如何与自己和解?
我们之所以会陷入自我批评,主要是由于性格特质和过往教育经历等因素导致我们形成了负性的思维模式,心理学家指出,负性偏见会让人更容易关注自己身上的“缺陷”,而忽略自身的优点或成就。许多人在面对失败时,会不自觉地用“我不够好”“我就是不行”的方式来定义自己,这种思维模式会导致对自己的错误或不足反复咀嚼,难以摆脱自责情绪。这类认知习惯源于长时间的负面自我对话,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惯性思维,使人不断陷入自我批评的循环。
所以,要减少自我批评,就需要从改变负性的思维模式开始。心理学家克里斯汀·涅夫(Kristin Neff)认为,与自我批评相对立的是自我共情(self-compassion),指的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态度,意味着在面对个人痛苦、挫折或失败时,能够以友善和理解的方式对待自己。
设想一下,一个职场新人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小错误,导致项目进展受阻。此时,许多人可能会陷入自我批评,而失去工作信心。但如果这位新人能够运用自我共情,他可能会这样想:“每个人都会犯错,尤其是在新的环境中。我可以从这个错误中学习,并改进自己。”通过这种方式,他不仅减轻了自己的负担,还能更积极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实现自我共情,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着手:
自我反思:首先,学会反思自己的内心感受。试着记录下每次自责的具体情境,分析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绪。是对完美的追求,还是对他人期望的过度敏感?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心理模式,从而找到改善的方向。
建立合理标准:认识到完美是不可达的目标,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例如可以尝试将标准设定为“足够好”,而不是“完美无瑕”;将错误视为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自我否定的理由。
练习自我宽容:对自己犯错时,不妨用与朋友交谈的方式与自己对话。问自己:“如果是我的朋友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如何安慰他?”这能帮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错误,减少内疚感。
与自己和解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实践自我共情,我们可以逐步打破苛责自我的模式,与自己的内心达成和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内心也更加平和。
参考文献
[1] Kannan, D., & Levitt, H. M. (2013). A review of client self-criticism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23(2), 166.
[2] Neff, K. D. (2011). Self‐compassion, self‐esteem, and well‐being.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5(1), 1-12.
作者:陈宇峰
审核:杨小洋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