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檬 科普创作者

审核:孙轶飞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研究室主任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早已广为人知的一点是,我们现代人并不是地球上出现过的唯一人类,而只是人属下众多分支最终存活下来的那一支。

2010年发表的一份基因研究报告表明,现代人的基因里包含了1%~4%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我们一位3万年前已经灭绝的“近亲”的基因。

也就是说,我们现代人,有一部分是由尼安德特人塑造的。

(图注: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从一个共同的支点分化,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

小标题: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到底有什么关系?

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在大约50万前有一位共同的祖先。尼安德特人先行离开了非洲, 大约40万前—3万年前生活在欧亚大陆上。

(克罗地亚的Vindija洞穴,尼安德特人考古遗址之一)

比起现代人,尼安德特人的骨骼更厚重,体格更健壮,能够更好地适应冰河时期的寒冷气候。

他们的头骨长而平,前额后缩,眉骨突出;鼻腔宽阔,鼻子较大,可能有助于加热和湿润冷空气。

(图注:尼安德特人与早期现代人头骨对比,图源:[美]丹尼尔·利伯曼《人体的故事》)

我们似乎很容易把尼安德特人想成高大健壮、肌肉发达、粗野而头脑简单的原始人模样,研究表明实际并非如此。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尼安德特人为原型创作的美国动画片《摩登原始人》)

尼安德特人是优秀的采集和狩猎者,他们能制作复杂的石器工具,同样掌握了用火来烹饪、取暖和防御的技能。他们还会制作一些诸如绳索、网、垫子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

尼安德特人已经有了一些“艺术细胞”,会用红赭石等彩色颜料来涂抹物品和自己的身体;用贝壳或者用鸟的爪子制作项链,还喜欢用羽毛装饰自己。

(图注:尼安德特人生活的西班牙Aviones洞穴中发现的穿孔贝壳)

(图注:尼安德特人用白尾雕爪子制作项链/德国尼安德特人博物馆中的女性尼安德特人模型:身上带有鸟羽装饰)

他们还在洞穴岩壁上留下了彩绘的点与线,在卵石、燧石和大角鹿趾骨上雕刻了一些印记。

(图注:西班牙la pasiega洞穴里的彩绘图案)

(图注:尼安德特人雕刻了印记的大角鹿趾骨)

尼安德特人也已经有了复杂的社会结构,比如群体生活方式,照顾群体成员,包括伤病个体。他们还会埋葬死者。

(图注:在克罗地亚克拉皮纳的尼安德特人博物馆里陈列的,描绘尼安德特人家庭洞穴生活的绘画)

这些都是所谓的“人类特征”,甚至他们的平均脑容量比现代人还要多10%。

然而,尼安德特虽然比我们最初想象中要复杂,但他们也仅止步于此,并未再发展出新的技术、真正的艺术品,更不用说现代人那样的文化积累。

尼安德特人的喉咙骨骼结构不如现代人那么精细,说明他们无法发出复杂的声音,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缺陷。按照尤瓦尔·赫拉利的说法,这阻止了他们发展出虚构故事的能力:“尼安德特人虽然能够分享关于狮子在哪的信息,却大概没办法传颂(和改写)关于部落守护灵的故事……就无法有效大规模合作,也就无法因应快速改变的挑战,调整社会行为。”

一个普遍的观点,正是语言使得现代人的智力发生了飞跃,最终“统治”了世界。

小标题:尼安德特人是怎么灭绝的?

而说到是什么导致了尼安德特人的灭绝,或许是一场严重的“种族净化活动”,还可能包括冰期气候变化影响了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新疾病带来的严重影响,以及在与早期现代人的混居和竞争中,被后者更庞大的族群吸收——这一观点建立在由基因技术揭示的、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的关系之上。

基因交流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告诉了我们骨骼无法诉说的故事。

2010年,瑞典生物学家、演化遗传学权威专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及其团队,通过比较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与现代人类不同族群的基因组,揭示了除非洲人以外的所有现代人,基因组中都有约1%—4%来自尼安德特人。

(斯万特··帕博因其“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于2022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揭示了一个事实:现代人的祖先在走出非洲来到欧亚大陆后,在某个地区与尼安德特人发生了杂交并产生了后代,这些后代继续融入了现代人群体,从而将尼安德特人的一部分基因保留下来。

小标题:数万年前的基因交流给现代人带来了什么改变呢?

根据帕博团队的研究,目前已经发现的所有尼安德特人基因都是和皮肤、体毛、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直接和环境接触的部位有关的。可见,这些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片段,很可能在演化中对现代人的健康和适应性产生了影响。

当早期现代人来到欧亚大陆时,尼安德特人已经在那里生活了数十万年,适应了那里的环境和病菌。来到陌生环境的早期现代人,从尼安德特人那里“得到”的基因,或许正好起到了作用。

比如,尼安德特基因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现代欧亚人的肤色。研究发现,携带尼安德特人BNC2基因的现代欧洲人通常皮肤较白,且在日照下不易晒黑,但更容易晒伤。早期现代人从非洲迁徙至高纬度地区时,更浅的肤色能够适应减少的日照,增加体内生产的维生素D水平。尼安德特人贡献的基因,或许帮助加速了现代人肤色变浅的过程。不过,BNC2只是影响肤色的基因之一。

(图注:推测的尼安德特男孩样貌重建图,有白皙的皮肤,图源: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此外,某些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片段,或许加强了现代人的免疫反应,帮助他们更好地抵抗了新环境中的某些病原体。但同时,某些尼安德特人基因片段又被认为可能与现代人的一些疾病易感性——如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相关。

总结

根据帕博的解释,虽然平均每个现代人体内只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但因为每个人继承的尼人基因都不一样,加起来已经有30%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在现代人体内被找到了,未来这个数字甚至有可能接近50%。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得到更多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时,可以更进一步揭示到底是何原因导致了尼安德特人的灭绝,以及现代人为何是最终留存的人类——可能并非只是因为幸运。

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在了解自己的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

[瑞典]斯万特·帕博,《尼安德特人》,夏志 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美]大卫·赖克,《人类起源的故事》,叶凯熊、胡正飞 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美]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林俊宏 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美]贾雷德·戴蒙德,《第三种黑猩猩》,王道还 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2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王道还、廖月娟 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2

[美]丹尼尔·利伯曼《人体的故事》,蔡晓峰,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专访诺奖得主斯万特·帕博:透过基因揭示人类演化之谜》https://news.qq.com/rain/a/20221003A0589R00?uid=&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suid=&media_id=

《尼安德特人真是被现代人灭绝的吗?Science:很有可能!但过程和你想的不一样》https://worldscience.cn/c/2024-08-08/648616.shtml

《我们从未如此了解尼安德特人》https://worldscience.cn/c/2024-01-26/645986.shtml

《专访诺奖得主斯万特·帕博:从基因里,发现“人之为人”的秘密》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176881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