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视频领域,"480p"这一术语常被用来描述一种视频分辨率,它在现代显示技术中显得尤为模糊,引发了对其被称为“标清”的质疑。然而,这一标准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与早期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480p视频分辨率,即垂直分辨率为480像素的画面,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传统的CRT电视时代。在那个时代,摄像管摄像机通过逐行扫描的方式记录图像,随后在电视屏幕上逐行重建画面。为了实现这一过程,必须制定一套统一的行业标准。
全球范围内,当时存在三种主要的电视广播制式:NTSC、PAL和SECAM。中国采用的是PAL制式,规定每帧画面由625条扫描线组成,其中576条为可见线。而美国则使用NTSC制式,每帧画面由525条扫描线组成,480条为可见线。这些标准直接影响了当时DVD的两种常见分辨率——720×576和720×480,它们成为了“标准清晰度”的定义,并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标清”是否真正清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示设备。在老式CRT显示器上播放时,由于其显示原理与CRT电视相似,可能会显得更为清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视频清晰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过去,480分辨率的《西游记》可能令人赞叹不已,但在今天,即便是720分辨率的画面,也可能难以满足观众的期待。
综上所述,480p被称为“标清”并非没有历史依据,而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提升,这一标准已不再符合现代观众对清晰度的期望。随着更高分辨率技术的出现,如1080p、4K甚至8K,480p的“标清”地位正逐渐被取代,但它在电视历史上的贡献和意义不容忽视。
作者:柴知道
审核: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李明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