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拇外翻?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专家介绍,拇外翻也叫大脚骨病,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是目前最常见的足病之一,一般认为拇趾的外翻角>15°可诊断为拇外翻。
但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虽超过此角但没有症状,而另一部分人外翻角虽不到15°,却伴有疼痛。
解剖特点:第一跖趾关节由跖骨头关节面延伸于跖骨头的跖面,并被一嵴分为两个斜形关节面分别与胫、腓侧籽骨成关节;第一跖骨头与近节趾骨基底凹面形成关节。
二、拇外翻的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拇外翻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青少年患者常见,往往20岁以前就已出现拇外翻,男女比值:1:9。
2、不良穿鞋习惯
包括穿高跟鞋、尖头鞋等,足前部被挤入一个狭小的三角形区域,坚硬的鞋面可迫使拇趾外翻。尤其是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或尖瘦高跟鞋的情况下长时间行走、运动,极易导致该病。
3、先天性足部结构异常
先天因素如扁平足、拇趾旋前、肌肉张力不平衡等,可导致拇外翻。
其中,扁平足畸形系因可造成筋膜、肌肉张力失衡,导致第一跖趾关节不稳定,最终造成拇趾外翻。
4、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加,足底部肌肉、筋膜的稳定性降低,容易诱发拇外翻。
5、其他因素
各类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造成足部的骨质破坏,容易导致拇外翻。
第一跖骨内翻,即第一跖骨在跖楔关节处内翻成角,也可能是导致拇外翻发病的原因之一。
此外,关节的创伤也可导致拇外翻的发生。
三、拇外翻有哪些典型症状?
**拇外翻畸形的表现主要有:**拇趾在第一脚趾与脚面处向外倾斜,关节内侧可能出现骨赘。
**红肿、疼痛:**长期受鞋子摩擦挤压可能出现红肿、疼痛表现,行走时疼痛加重,休息可得到一定缓解。
拇外翻畸形的严重程度与红肿疼痛多不成正比,有的畸形非常明显,但不疼痛,但若因穿鞋不当等因素导致拇囊炎(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形成,与鞋面摩擦所形成),患者疼痛、红肿情况将比较明显。
四、拇外翻可能有哪些伴随症状?
拇外翻畸形往往并不是单纯累及足部第一序列(包括拇趾连接的第一跖骨及其关节等),畸形导致第一序列及拇趾的负重能力下降,使得第2~5序列及足趾在行走过程中负重增加,久而久之造成足底的疼痛和胼胝(老茧),有时候还会因为拇趾的挤压造成第2、3趾的锤状趾畸形。
五、拇外翻的矫正与治疗
拇外翻的自我检查手段:
视诊
可见足部第一跖趾关节处畸形,内侧骨突凸起,可伴有红肿,按压可伴有疼痛。还需观察其他足趾畸形程度、足弓情况以及下肢整体力线。
负重位检查
如果足趾畸形在负重后加重,可能说明关节存在松弛或足趾不稳定。有些拇外翻患者足负重后出现内侧纵弓的塌陷,前足呈旋前状态。足垫的支持可纠正前足的旋前,能很好地缓解症状。
**拇趾抓持力的检查:**可让患者负重位站立,将一纸片置于拇趾跖面,正常站立时,如不能轻易拉出纸片,说明抓持力很好;如可拉出纸片,让患者将拇趾跖屈用力,整个拇趾都可抓住纸片,不能轻易拉出纸片时,说明抓持力一般;如果让患者将拇趾跖屈用力,但只有拇趾未节可抓住纸片,用力拉出纸片时,说明抓持力差;如果让患者将拇趾跖屈用力也不能控制住纸片,说明没有拇趾抓持力。
拇外翻矫正的锻炼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无器械性锻炼:
a,拇指外展运动,尽量靠自身力量使拇指外展,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到三十个;
b,足趾抓地,通过这项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使足弓得到改善。
第二,器械辅助锻炼:
a,使用拇外翻矫形带,用矫形带套住两个大拇指,然后双足外展,使两个大拇指互相牵拉;
b,使用拇外翻矫正器,可使用拇外翻矫正器,赤脚慢步行走,使脚微微发酸为止;
c,通过按摩牵拉,可以自行牵拉大拇指,使大拇指与其他四个脚趾分开。对于较轻程度的拇外翻,可以使用以上方法,但如果拇外翻程度较重,需到医院行手术治疗。
穿鞋:穿鞋舒适,并在拇指之间夹有垫层,使其分开,可以有效缓解外翻情况。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王毓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