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几个方法,让情侣之间吵架不再是一件坏事
在亲密关系中,争吵是难以避免的。不同的价值观、个性和沟通方式都会引发矛盾和摩擦。许多人认为争吵是一段关系中负面的信号,或是一段关系即将破裂的前兆。然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度的冲突不仅不会破坏关系,反而有助于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但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能够用恰当的方式来处理冲突。
接下来我们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冲突的作用,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正向冲突技巧,让争吵成为增进理解的桥梁。
将冲突看作是增进理解的机会
亲密关系中,冲突常常是双方对价值观、需求或生活方式产生分歧的表现。对于这种分歧,很多人会采取回避或压抑的方式来避免争吵,认为这可以保持关系的“和谐”。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的冲突回避不仅会积累压抑情绪,还会削弱信任,甚至让双方逐渐疏远。正如心理学家戈特曼提出的“沟通四骑士”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冷淡、指责、防御和漠视是破坏关系的重要因素,而积极沟通和解决冲突才是稳固关系的关键。
建立“正向冲突”的沟通模式
“正向冲突”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模式,鼓励我们在分歧中表达真实想法和情感,同时尊重对方的需求和立场。相比避免矛盾或用情绪化方式表达不满,正向冲突更注重通过理性和尊重的方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共识。
正向冲突的形成离不开个体对“认知失调”的调和过程。在亲密关系中,每个人都会对伴侣有某些期待或想象,但现实中的分歧往往与这些预期不一致,从而造成“认知失调”,这会让双方感到极度的不适,成为双方激烈争吵的原因。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缓解这种认知失调,例如:
调整对关系的认知:当伴侣在争吵中提出不同意见时,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对方的逻辑和情感需求,就有可能从对方的角度重新审视问题,这一认知过程有助于消除分歧带来的不适。
强化关系认同:在正向冲突中,伴侣可以通过争论和互动来明确“我们”的界限和价值观。这样的争吵并非纯粹的情绪发泄,而是伴侣通过互相理解和调和来维护关系的重要方式。
非暴力沟通的技巧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NVC)是一种以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为核心的沟通方式,它鼓励人们通过观察、表达感受、识别需求和提出具体请求来建立真诚的对话,从而在亲密关系中减少冲突、提升连接和满足双方的需求。
以下这几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掌握非暴力沟通的技巧。
1. 情绪觉察:在冲突前冷静思考自己的情绪
在争吵开始前,尝试短暂地停下来,觉察自己的情绪。问问自己:我的愤怒来自何处?我是否带着某些假设去解读对方的行为?有时候,我们的情绪源于内心深处未被满足的需求,而不是伴侣的某个具体行为。觉察情绪可以让我们在争吵中更理性地表达自己,避免因过度情绪化而激化矛盾。
2. 用“我”陈述而非指责
心理学中提倡“我”陈述法,即在沟通中多用“我感觉到”或“我需要”来表达需求,而非直接指责对方。例如,与其说“你总是不听我说话”,不如换成“我感觉被忽视,可能是我需要更多的关注”。这样的表达既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需求,也能避免激起防御心理,从而减少争吵的激烈程度。
3. 学会倾听而非反驳
在争吵中,很多人倾向于等待对方说完,然后立即提出反驳。这样的沟通方式容易让争吵演变为拉锯战,双方各执己见,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心理学中的“共情式聆听”技巧强调,冲突中要有意识地聆听,努力去理解对方的情绪和需求。适当地回应对方的情绪,例如“我理解你这样想”或“我知道这让你很难过”,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接纳,从而缓解紧张情绪。
4. 在争吵中寻找共识而非胜负
冲突的核心是理解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言语上占据上风。在争吵时,尝试关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不是“我说的对还是你说的对”。可以共同制定一个解决方案,例如“我们下次可以试试多花时间沟通”,或“如果我下班晚了,会提前告诉你”。这种共同参与的方式能增强双方的合作感,避免争吵陷入“输赢”循环。
5. 给予肯定和赞赏
吵完架后,别忘了给予对方积极的反馈和赞赏。例如,可以说“我很高兴我们能够这样沟通”或“谢谢你愿意聆听我的想法”。这样的正向反馈可以强化双方的沟通动力,让彼此在未来遇到问题时更愿意尝试正向冲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Gottman, J. M., & Krokoff, L. J. (1989). Marital inte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a longitudinal view.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7(1), 47.
[2] Rosenberg, M. B., & Chopra, D. (2015).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of life: Life-changing tools for healthy relationships. PuddleDancer Press.
作者:陈宇峰 科普作者
审核:杨小洋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