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恋爱总感到不安?心理学教你找回真正的安全感

在恋爱中,很多人都会有一种不安的情绪,总是担心对方会离开自己,或是怀疑自己是否足够好,甚至会因对方的一些小举动而心生疑虑。这种情绪可以被称为“安全感缺失”。但“安全感”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在恋爱中,有些人可以泰然自若,而有些人却时刻担心失去?了解安全感的心理学机制,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建立起一种更稳定的情绪基础。

心理学解读安全感

在心理学中,安全感是一种来自内在的、对自我价值的深层信任,以及对外界的稳定预期。通常,安全感不足的人,往往对自我的认知模糊,对关系的不确定性产生极度敏感。因此,在恋爱中总是希望通过对方的行为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比如希望对方随时回应自己、无时无刻地陪伴等。但过度追求对方的关注往往会适得其反,反而让关系变得紧张。

在恋爱关系中,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因人而异。有人害怕被抛弃,有人害怕对方不再爱自己,这些情绪其实都可以从依恋理论中找到根源。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的依恋理论指出,个体在儿童时期与主要抚养者建立的关系模式会影响其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模式。这些关系模式分为四种:

安全型依恋:这种依恋模式的人对自我和他人有较强的信任,认为自己值得被爱,也相信伴侣会给予自己支持。因此在恋爱中,这类人能够相对轻松地处理冲突和分离,能够建立稳定的安全感。

焦虑型依恋:这种依恋模式的人对关系中的稳定性非常敏感,总是渴望获得对方的关注与认可,害怕被抛弃。这种不安全感会让他们在恋爱中显得极度依赖,容易因对方的忽略或迟疑而感到焦虑不安。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者对亲密关系有防御心理,害怕情感过于亲密带来的失控感。他们会试图保持情感距离,但内心依旧渴望爱的连接,只是表达方式较为冷淡,导致在恋爱中很难找到真正的安全感。

矛盾型依恋:这种类型的人在关系中既渴望亲密又害怕亲密,经常表现出反复的态度,对自己和对方的价值感知不清,容易陷入情感冲突。

依恋模式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自我价值感在安全感的形成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往往需要通过伴侣的行为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导致在关系中容易产生不稳定的情绪波动。因此,恋爱中的安全感,离不开对依恋模式的认知和对自我价值的建设。

如何在恋爱中建立安全感?

在恋爱中,安全感是稳定关系的根基,但安全感并非完全由伴侣提供,我们自己也能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建立起安全感的根基,从而在关系当中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全感,让彼此的关系更加健康和长久。

1. 理解自己对安全感的需求

在提升安全感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自己。在恋爱中,可以通过回顾自己与伴侣互动的经历,看看哪些事件最容易引发不安情绪,这样的情绪是否会一再出现。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通过理解这些不安来自哪里,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安全感。

2. 减少对伴侣的过度依赖

恋爱中不安的情绪大多源于对伴侣的依赖过重,而减少依赖的方法就是通过其他渠道来确认自我价值。可以设定一些与伴侣无关的目标,例如学会一项新技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这样的目标可以增强自信,让自己逐渐减少对恋爱关系的过度依赖,从而建立起独立的安全感。

3. 清晰表达而非控制

在关系中,沟通是稳定情感的关键。当我们因为缺乏安全感而焦虑时,不妨坦率地与伴侣沟通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试图通过要求或控制对方来缓解不安。可以用一种非指责的语言,例如:“我最近有些不安,想和你聊聊我的感受。”这样的表达既能让伴侣理解你,又不会让对方感到压迫,从而帮助关系建立更健康的沟通模式。

4. 接受不完美

每段关系都会有起伏和小冲突,在安全感不足的情境下,这些小波折容易被放大。因此,接受关系中的不完美,允许自己和对方在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是建立信任的基础。练习信任意味着不要急于从对方的言行中寻找“不爱自己的证据”,而是相信关系的稳固,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每次互动。

5. 适当降低“控制欲”

安全感不足的人常常会试图通过“掌控”对方来缓解内心的不安,例如要求对方报告行踪或限制对方的社交。但过度的控制往往会引发对方的抵触,进而加剧关系的不稳定性。降低控制欲、增加信任,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关系的不安,让彼此在更自由的环境中表达爱意。

参考文献

[1] Collins, N. L., & Feeney, B. C. (2000). A safe haven: an attachment theory perspective on support seeking and caregiving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6), 1053.

[2] Tobore, T. O. (2020).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love: the quadruple theor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493545.

作者:陈宇峰 科普作者

审核:杨小洋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