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果面光泽程度是决定果实商品率的重要指标,目前中晚熟柑橘陆续进入转色期,早熟品种如金秋砂糖橘已下树销售。据广西柑橘创新团队桂西北站、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西林团、百色市优势特色水果产业技术团队进入果园走访中,发现能做到精品的果园少之又少,大多果园果实表面斑驳,严重影响柑橘外观品质。其中以蓟马为害最甚,产生的银白斑痕大小不一散布果面。蓟马为害后,其它虫害、病害相继为害,如锈壁虱、真菌病害等,使果面更加斑驳。
蓟马虫体细小,品种繁多,分布十分广泛,除了南北两极之外各大洲均有分布,10~30℃内皆可以生存繁殖,世代多,繁殖快,全年都可为害。大多数蓟马种类喜干厌湿、喜阴厌阳、喜食花朵和嫩芽、嫩梢、嫩果,在较为干燥的早春开花期、坐果期、夏秋萌梢期都是蓟马为害高峰期,白天隐匿在荫蔽处,夜间活跃。
蓟马是为害果实表面的“杀手”,在幼果期、膨果期以锉吸式口器挫伤表皮细胞,引起表皮皱缩,随着果实膨大,伤口伸展,产生银白斑痕。而蓟马取食嫩芽、嫩梢使心叶不能正常展开,嫩芽、嫩叶皱缩或卷曲,组织变硬而脆,出现丛生现象,甚至干枯无顶芽,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常见果园被蓟马为害后大量叶片卷曲,颜色苍白,极为影响树势。
蓟马食谱宽泛,并不针对柑橘一种取食,茄科作物、瓜类作物、豆科作物等几乎所有开花植物都是其食源,且世代重叠,全年可繁殖为害,成虫具有一定迁飞性,加上夜间活跃的特性,若果园环境复杂,将为防控蓟马带来一定挑战。因此掌握防控时机和方法非常重要,防控时机不对,防控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一、农业防控
1.覆草铺膜。
覆草或铺设黑膜、反光膜、光谱膜等,阻止蓟马入土化蛹。
2.深翻灭蛹。
结合冬耕及春耕深翻,将大部分蛹暴露土表杀死。
3.修剪病枝。
修剪下来的病枝要带出果园集中销毁。
二、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治
蓟马天敌很多,捕食性天敌有捕食蝽、捕食螨、蜘蛛、中华草蛉、七星瓢虫等;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蜂等;病原性天敌如白僵菌等。可注重培养和投放捕食性天敌防治蓟马。大多数蓟马具有趋色性,可用“黄、蓝引诱板+白僵菌”组合或“蓟马食诱剂+农药”组合诱杀蓟马。
化学防治
1.药剂选择。
蓟马体形微小,隐蔽性强,繁殖快,卵又产在植物组织中,应选用触杀性好、内吸性强且持效长的杀虫剂,建议选用新烟碱类农药和除虫菊酯类农药效果较好,如啶虫脒、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和高效氯氰菊酯等。可添加有机硅或橙皮精油助剂,提高杀虫液在叶片上的展着性。
阿维菌素、甲维盐和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源农药也可防杀蓟马。
2.轮换用药。
由于蓟马繁殖速度快,单一多次用药极易出现抗药性,不利于后续防控,因此注意挑治和轮换用药。
3.喷药时间。
蓟马晴天白天不活跃,建议阴天或傍晚时分用药。果园内套种或附近种有花生、葡萄、豆角等作物及生草栽培留存杂草,应一起喷药防治,消灭虫源。
四、重要防治时机
1.花期和幼果期防治。
花期防杀蓟马,是减少果面伤痕,提高外观质量的重要时期。开花期间不利于喷洒化学药剂防杀蓟马,把控不好药剂和药剂浓度极易造成花朵损伤,影响坐果率,因此在开春萌芽至开花前和谢花后至幼果期是花期防治蓟马的关键时间节点,一旦错过防治机遇,就会有落花、花皮果、落果的风险。蓟马防治时间紧迫,现阶段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在花露白和花谢2/3时及时用药防治,同时注重观测虫情,发生严重时,开花期或幼果期可用悬浮剂剂型的药物进一步喷杀,此时期谨慎使用乳油剂剂型的药物。
2.夏秋梢期防治。
结合防治木虱、潜叶蛾、叶甲、蚜虫等新梢期害虫,新梢长1厘米以下打第一次药,10~15天打第二次药,蓟马为害较重的果园,建议间隔5~7天打一次药,共2~3次,保证夏秋梢健康抽出。
3.冬季清园。
冬季清园,用石硫合剂等清园药剂树冠和地面全面喷洒,剪除病虫枝或结合土表撒施石灰杀灭越冬蛹,降低虫口基数。
作者 | 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罗顺遂
西林县农业农村局 陆正军
来源: 罗顺遂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