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73%的脑卒中负担与高血压有关。在讨论健康问题时,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尤为引人关注。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复杂联系。下面将从医学角度深入剖析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两种疾病,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与危害
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溢血、脑实质出血或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原因导致的脑组织出血。它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往往与颅内的血管破溃出血密切相关,导致较大的脑出血灶后,会进一步引发脑水肿,使颅内压力急剧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症状,如恶心、头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无力、麻木、说话困难、昏迷以及喷射性呕吐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急性休克。
二、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的幕后推手
高血压作为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其与脑卒中之间的关联不容忽视。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脑、肾等多个重要器官的功能与结构改变。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使得血管壁变得脆弱易损。当血压发生剧烈波动时,这些脆弱的血管壁容易发生破裂,进而引发出血性脑卒中。
具体来说,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这是血管壁老化、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压长期控制不良会导致脑动脉中间的斑块进一步增加,管腔狭窄,血液流动受阻。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这些斑块可能会破裂,导致血管壁破裂出血,形成出血性脑卒中。
三、高血压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互影响
高血压与出血性脑卒中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这种关系超越了简单的因果关系。高血压作为慢性杀手,长期侵蚀着脑血管壁,使其变得脆弱不堪,成为出血性脑卒中的温床。而当患者不幸遭遇出血性脑卒中时,所经历的剧烈疼痛、深重焦虑及急剧升高的颅内压力,又会迅速激活应激反应,导致血压飙升,形成应激性高血压。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加剧了原有的病情,还使本就岌岌可危的脑血管面临更大的破裂风险,从而增加了再出血的可能性,使治疗难度倍增,预后更为复杂严峻。
四、预防与治疗策略
据研究,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相对发病风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相对发病风险增加46%。鉴于高血压与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密切关系,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对于降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1.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确保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
2.改善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钙、镁等矿物质的摄入;保持适度的体重和运动量;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防止它们对血管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4.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控制血压水平。
5.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一旦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应立即就医进行抢救治疗。治疗措施包括脱水降颅内压、调控血压、防止继续出血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微创显微镜手术治疗。
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高血压是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抢救治疗,以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梁娟凝
来源: 梁娟凝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