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神话都涉及到水灾,可见自古以来,渺小的人类面对这种天灾,都有本能的恐惧。因此,治水的英雄总是会被铭记和歌颂。回想我们所熟知的治水英雄,除了大禹,最有名的可能就是李冰了。
设想一下,在还没有自然科学的战国时期,老板说:派你去四川,让岷江听你指挥,把成都改造成天府之国。
你回答:我?
而李冰回答:我!放着我来!
是的,他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1.管用得不像古代工程
都江堰太有名了,而且今天还在“服役”,听起来好像很年轻,实际上已经两千三百岁了。当时的古蜀旱涝交替,而水怎么可能听人的话呢?诶,李冰还真做到了!
先从开山引水说起吧。
2.不用愚公移山,只用“大道至简”
热胀冷缩,是现在的小学物理内容,而古代却能用这个原理来开山:大火猛烧山石,然后大泼冷水,岩石变得“嘎嘣脆”,开山的工期大大缩减。那时候还没发明炸药,没想到利用物理学原理,也能这么“炸裂”。
3. 自动分流的鱼嘴
这个可爱的名字其实代表一道分水堤,让河床分为了内江和外江。内江流入成都平原,深但是窄;外江排洪,浅但是宽。水位低的时候,内江流入的水多;要是涨水了,外江就能分走更多的水了——这就像是个自动调节的分水器。听着都得反应一会儿才能理解的结构,李冰是怎么想出来的?难怪水是真听他的话啊!也不知道他怎么掌握了水力学:内江在凹岸,根据弯道环流原理,表层流向凹岸,底层流向凸岸。表层清水抢着从内江流进来,下层带着沙石顺畅地从外江排走了。
4. 宝瓶口:只收宝贝,不收别的
这就是利用物理学原理“炸”出的那个口子,它像个过滤阀一样在这里把关,把宝贵的水资源收入囊中。宝瓶口还有个“飞沙堰”,高速的水流冲到这个狭窄的地方,里面的沙石被离心甩到低矮的飞沙堰,干净的水才能进来灌溉。高的叫堤,矮的才叫堰,所以飞沙堰还有个作用:要是洪水来了,就漫过堰,把多余的水排走。宝瓶口还真是严格,只收宝物啊!
还记得鱼嘴已经排过一次沙了吗?宝瓶口再排一次,泥沙的问题完美解决,所以不存在淤积堵塞河道的问题了。
5.竹笼石堰
古人用竹子编成笼子,填满石头,放在江中控制水流,又叫“软堰”,区别于砌石头建造的“硬堰”,在都江堰的很多地方都有使用。这不像是最早的“生态堤防”吗?还能根据水量,灵活调节。要是被大水冲坏了,随时替换。汉代黄河发水灾的时候,有个四川来的工匠,因为观摩过都江堰的技术,如法炮制,一个多月就修好了河堤。
当然,都江堰也不仅仅是李冰的功劳,在他之前已经有过很多尝试,积累了经验;在他之后,两千年来人们也不断对都江堰进行维护、修整。古代的智慧让人叹服,不服从自然,但也不对抗自然,而是借着科学,了解自然,借着技术,改造自然,从而和自然和谐共存。所以,即使是年代久远的古建筑,也有满满的科技元素。
作者:希卡石板修复组
审核: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副教授 刘捷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