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了吗?我们有耳朵可以听到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声音,例如交响乐澎湃的声音、大自然中潺潺的溪流声。有没有一种可能,除了用耳朵,我们还能用其他器官感受到声音的存在?没错,就是眼睛,今天我们一起用眼睛看见声音。

声音的真面目

仔细观察保利龙小球的样子,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这就是声波,声波是声音的传播形式。看我朗读,声带发生震动,因此产生了震动分子。震动分子在空气中按照一定的轨迹飘荡,形成了一层层的波纹,这就是声波,我们发出的声音不同,震动分子飘荡的轨迹和速度也不同,因此形成的声波也会不同。声音越轻,波形越舒缓。声音越高,波形起伏越大。

震碎玻璃杯,需要我们的呐喊声与玻璃杯产生共振。很遗憾,现实生活中人类基本发不出和玻璃杯产生共振的声音,共振产生的能量可是巨大的。法国拿破仑时期,一支军队踏着整齐的步伐,经过铁路悬桥,步伐振动的频率,大桥的固有频率产生了共振,大桥顷刻坍塌。

振动可以产生声音,但我们的耳朵想要听到声音就需要介质啦。

物体、液体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气体不好说。可是你在空气中说的话我听得到呀。没错,空气是介质,但气体不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是能量消损的过程。

震动分子在飘荡的过程中会体力不支,能量解破,因此声音也会越来越小。如果碰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发生反射,导致声音变小甚至消失。同学们发现了吗?下雪天会感觉世界格外安静,见,除了因为天冷出门人少这一原因,还和雪花的结构有关。刚落下的雪花结构松散,震动分子在里边多次反射,从而消耗掉能量,声音便会减小。这和我们生活中的隔音棉道理是一样的。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看!我的发现》北京呀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科普创作团队
审核:庞宇峰 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