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交平台上,经常有人提这样的问题:明明一比一复刻了家居博主的装修、家具、摆件,为什么我家就是没有同款氛围感呢?
在一一排除各种细节的色差后,人们往往会发现——原来光线的区别这么大。家具博主家的光线,要么是暖烘烘,带着自然感的天光;要么,就是用各种暖黄色台灯营造的温馨家居光;而大部分人的家里,只有一盏白惨惨又“硬”得不行的顶光——又白又亮得光线从屋顶洒下来,即使是完全同样的一个家,也会从氛围感十足变得“丑”了。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于灯的需求就一个点——够亮。如果讲究的点儿,还会再加上两个字——节能。而灯的色温等等维度的述职,则是无人问。
殊不知,就这么糊弄着用灯,是真的会伤身又伤心。
灯光色温错误,氛围感全白搭
我们通过肉眼看到的这种不同颜色的光,其实有一个更严谨的词来描述——色温。
色温是描述光线中颜色成分的一个剂量单位。当灯的色温越低,光线就会越暖、黄;而色温越高,光线就会越冷、白。
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白炽灯,色温通常在2700K-3000K之间,它发出的就是黄色或橙色的光,就像日出或者日落时的光线,给我们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通常被用来营造柔和、温暖的氛围。我们在咖啡厅、餐厅这种自带温馨氛围感的场所中,见到的灯基本上都是低色温的。
而色温在3300K-5300K之间的光,就比较接近自然且明亮的阳光,属于中间色。这种光看起来明亮又自然,不会像低色温的光那样让人昏昏欲睡而放松,而是能保持着一种相对精神高亢、集中的状态,在办公室、学校等场所,通常都会采用这种灯来提供清晰而舒适的视觉的环境。
而色温高于5300K的光,颜色就会明显地发冷,有过于明亮甚至发冷的感觉。这种带着蓝色调的灯往往出现在仓库、医院、手术室等场所,在一些需要营造未来感、科技感、冰冷感的场景中回到。
总的来说,不同色温的光,都有自己适用的场所。而当光放错了位置,不仅影响空间氛围,更会影响到我们的状态。
灯光,是真的影响状态
比如在本应该温馨、舒适的家居环境里,用上了色温偏高的灯,家就会太过于明亮,打眼一看就像在公司里一样,根本放松不下来。
白天在公司的大白LED灯下当牛马,回到家了又继续被冷白光笼罩,不仅仅是紧绷了一整天的神经放松不下来,就连疲惫的眼睛也会进一步受到伤害。
尤其是典型的LED灯,是由蓝光和黄光混合而成,相比自然光或者白炽灯,有更多的蓝光剂量。尽管是自然光的正常组成部分,在白天适量接触能帮助我们提振精神、调节昼夜节律——但,如果我们从早到晚都笼罩在冷冰冰的LED灯,却存在着蓝光暴露过量的问题。
这不仅仅会让我们一整天都保持着一种神经紧绷的状态,难以放松,甚至影响睡眠,对于我们的眼睛也不太友好。
高剂量的蓝光已经被多个研究证明对于视网膜有毒性作用,过多暴露于蓝光,不仅会导致我们的眼睛疲劳,甚至还可能导致我们一生中视力的缓慢丧失。尤其是老人和儿童,LED产生的影响还会更加明显。
即使是身体健康,过多暴露于看蓝光,尤其是夜晚的暴露,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昼夜节律。比如卧室里的无情的冷白光顶灯,是真的会让你想睡都睡不着。
但LED灯又并非一无是处。
在办公室、教室这样需要明亮光线,集中注意力的场景,LED灯又确实比白炽灯更好。如果在这种场景,用上了色温偏低的灯,我们反而会陷入一种昏昏入睡的氛围,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工作和学习。
简而言之,灯光本身没有错。错的是用错了地方。
怎么换灯?看这些指标
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跃跃欲试要换掉家里的灯了。那么,我们挑选新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是根据使用场景选灯的色温。
比如为咱们家具场景选灯,就建议选择低温较低的灯光。注意,色温也不是越低越好,色温太低,整个空间会显得太过于暖煦乃至昏暗,过犹不及。
通常建议在卧室、卫生间等空间选择2700K~3500K之间的暖光。这样不仅能避免我们在睡前被白光照得无法入睡,也能避免我们夜间上厕所时被明晃晃的白光晃得顿时清醒。
而客厅、餐厅等位置,色温可以稍高一些,提供更明亮的感觉。
除了关注色温,还需要关注显色指数,显色指数越高,灯光还原物体颜色的能力也越强——简而言之,越能让你所见即所得。
此外,基于用眼健康的考虑,还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低蓝光、无频闪、低炫光的灯泡,避免眼睛在不知不觉中被劣质灯泡伤害。
别再凑合用光了,换个好灯,你会发现状态、心情和健康都更好了。
作者:海德拉
审核:李明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