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树种中,柳杉因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而成为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柳杉的叶子似柳,树干似杉,能够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生长,尤其是在高寒山区表现优异。在龙门山脉,平均海拔在1000至3000米的地区,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栽植的人工林基本都是柳杉,其树姿雄伟、枝干挺拔,展现出壮丽的生态风貌。
林下空地上会有一种看起来像青花椒的植物,这便是垂序商陆。它原产于北美,因其花序和果序向下低垂而得名。较小的植株其茎杆和花朵呈淡紫色,而较大的植株则呈现出浓郁的紫色,花朵即将发育成果实的部分,外形像一个褶皱很大的小包子。随着继续生长发育,这种植物变成了挂满枝头的微型绿色小南瓜,看上去十分可爱。成熟的果实外形像蓝莓,色泽诱人且圆润饱满,令人垂涎欲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垂序商陆是一种全株有毒的植物,尤其是根和果实的毒性最强。
商陆也是一种入侵物种,其繁殖力强且具化感作用,从而能够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自明清时期引入中国之后,垂序商陆逐渐挤占了本土商陆的生存空间,以至于现今我们常见的商陆基本都是垂序商陆。
另一种植物——秋海棠,因其花色美丽而被称为“断肠花”。清朝诗人黄景仁在其《菩萨蛮·秋海棠》中写道:“颓墙缺甃胭脂色,断肠花对销魂客。”这里的“断肠”并非指其毒性让人肝肠寸断,而是寄托了“相思”、“苦恋”的情感,令人愁断肠。
熊蜂与高山生态
熊蜂对秋海棠的美丽并不关心,反而是填饱肚子带来的满足感让它倍感愉悦。熊蜂因其绒球般的身体而得名,圆滚滚的外形并不是为了卖萌,而是为了适应它所生活的环境。熊蜂主要生活在北半球的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身体上的绒毛使其更加耐寒。在高山之巅,天气多变,醉鱼草是为数不多的花朵。在这种环境中,熊蜂比一般的蜜蜂更耐低温,因此它们能在低温与恶劣天气下出巢访花。常年云雾弥漫的山区,花朵的授粉离不开熊蜂的帮助。然而,巨大的体型使熊蜂能量消耗极大,因此它们需要不停地进食,而醉鱼草的穗状聚伞花序却令熊蜂难以大快朵颐。
在这片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个奇特的小家伙,它长得像蜂鸟,但其实是一种昆虫,长喙天蛾。它因口器是长长的喙管得名。对于筒状的花朵,长喙管自然是最合适的,就像用吸管喝水一样方便。因此,相较于熊蜂,它们在吸食醉鱼草的花蜜时更加轻松,能够迅速从不同花朵间来回切换将花蜜收入。
海拔对生态的影响
受降水和夏季温度的影响,森林分布的海拔是有上限的,超过一定海拔就没有乔木,只能看到灌木。这一条界线被称为“林线”。在查真梁子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上,海拔超过4000米的灌丛中,我们能看到那一片片分布着的紫色小花丛,这便是雪层杜鹃。它们的生长海拔为3200至5800米,是已知分布海拔最高的杜鹃花属植物,也是高山杜鹃的代表性种类。
雪层杜鹃中有一个亚种叫做北方雪层杜鹃,虽二者区别不大,但从花萼上看,雪层杜鹃的花萼更大。在极端而恶劣的高海拔环境中,雪层杜鹃产生了许多适应性特征,叶片变得小而厚,以抵御强烈的紫外线和防止水分蒸发。虽然它们的花朵不大,但却挂满了枝头,颜色醒目,因此在灌丛中很容易被昆虫发现,从而帮助传粉。
在这片雪层杜鹃生长的区域,由于受到太阳光单侧照射的影响,整个植株明显向南方倾斜,这便是植物的向光性。10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来自英国的植物学家威尔逊在松潘附近第一次见到了他心目中的“红色恋人”——红花绿绒蒿。红色的花瓣如同华美的丝绸,宛如舞台上垂下的幕布一般。威尔逊在1903年8月31日,记录了他这一激动的发现:“在海拔11000英尺的地带,在灌木丛生的大草原上,我最先发现了它。我的红花罂粟花绊住了我,仿佛要我验证她的身份,她正是我要寻找的植物情侣。”正是这些美丽的植物与昆虫共同构成了我国高山生态系统中的独特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作者:小小视界
审核: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康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