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职业病危害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者在工作中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进行诊断和确认,以保障自身的健康权益。

**什么是疑似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疑似职业病是指现有接触证据或医学证据尚不能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所患疾病是否是职业病,需要进一步收集证据以明确诊断的一种暂时的疑似疾病状态。

疑似职业病界定原则是什么?如何界定?

界定原则:疑似职业病的界定应以职业病定义作为参照,按照GBZ/T 265执行,基于现有的疾病证据、接触证据、疾病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等相关证据进行界定。疑似职业病病人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应达到相应职业病的诊断起点,且所患疾病应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范围之内。

医疗卫生机构对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可界定为疑似职业病:一是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为明确诊断认为需要进入职业病诊断程序,作进一步医学观察、诊断性治疗或因果关系判定的;二是 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时出现的疑似病例;三是 同一工作环境中已发现确诊的职业病病人,同一时期其他劳动者出现有相似客观表现的疾病;四是在同一工作环境中,同时或短期内发生两例或两例以上特异性健康损害表现相同或相似病例, 病因不明确,又不能以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等群体性疾病解释的。

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用人单位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出具《疑似职业病告知书》,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并及时向所在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用人单位收到《疑似职业病告知书》后,应在30日内安排劳动者到职业病诊断机构提请职业病诊断;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并承担所需费用。

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职业健康检查中体检结论为疑似职业病,劳动者应该怎么办?

劳动者在接到《疑似职业病告知书》后应首先和用人单位联系,脱离与产生该职业病有关的危害因素的工作区域,并由用人单位及时安排劳动者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劳动者若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诊断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鉴定;若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接到诊断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再鉴定,省级鉴定为最终鉴定。

劳动者被诊断为职业病的,依法享有职业病治疗、康复以及赔偿等待遇。用人单位未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者或近其亲属、工会组织在劳动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来源: 保定疾控中心职业性疾病监测评价科 常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