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项目在天津大学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

这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设施不仅可以真实复现人类记录的所有地震活动,还可以观测、分析工程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

这是11月5日拍摄的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国之重器如何助力防灾减灾?

该研究设施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即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试验配套与共享系统,涉及水利工程、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精密仪器科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防灾安全等多个学科领域。

整个试验中心约有10层楼高,巨大的空间可以满足大尺寸的模型试验。而“人造地震”,是目前研究结构抗震性能最直接的试验方法,为工程的设计、建造提供依据。简单来说,这个大装置可以真实复现国内外发生过的4700多条有记载的地震活动,可观测工程结构在地震中的损伤和破坏情况。

11月5日,“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项目在进行验收试验。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据介绍,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中优先启动建设的项目之一,由天津大学牵头建设。项目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历时5年,建成世界上台面尺寸和载重量最大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和世界首套可移动水下振动台台阵。

项目建成后,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瞄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运维中的实际需求和科学问题,不断突破地震工程领域中的关键问题,积极推进科研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在试验理论创新、顶尖人才培养以及服务重大工程等方面取得世界一流成果,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科技日报等

来源: 科普中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