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全部
视频
图文
图片
挂图
音频
电子书
活动
科普号
普通用户
科普员
科普号
管理员
登录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客服中心
首页
业务中心
资源中心
素材中心
管理中心
国家应急科普库
资源套餐
数据排行
科普中国网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首页
>
图文列表
>
图文详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研判!
北京科协
上传时间:2024-11-03
拉尼娜
冷
冬天
收藏
图文简介:
近期,我国多地开启降温模式,大家在深秋感受到了冬的气息,纷纷讨论冷冬是否即将到来。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3日起至5日,新一股强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10℃,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局地降温可达12℃;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伴有4~6级大风,阵风7~9级,北部和东部海区将先后有7~8级大风,阵风9~10级。
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
国家气候中心研判
近期,我国多地开启降温模式,大家在深秋感受到了冬的气息,纷纷讨论冷冬是否即将到来。关于冷冬的热议,离不开“幕后推手”拉尼娜。
早在今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就预测拉尼娜准备在秋季“返场”。
许多人认为拉尼娜的出现,意味着冬天将变得更冷甚至带来超强寒潮,但拉尼娜与冷冬是否能完全画等号?它对气候变化究竟有哪些影响?来看国家气候中心的分析。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偏低,也就是连续6个月较常年偏低0.5℃的现象,
它的出现常伴有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例如风、气压和降水量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相对短暂的降温效应。
据统计,
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
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
拉尼娜其实并不意味着冷冬。
我国冬季究竟是偏冷还是偏暖,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密切相关,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也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拉尼娜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由于今年的拉尼娜可能是一个较弱的事件,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冬季的气温,还有待观察。
就发生频率而言,厄尔尼诺发生不规律,大约每两到七年发生一次,通常在一年内迅速成熟并衰减。拉尼娜的强度通常比厄尔尼诺弱,但持续时间更长,通常能达到约9—12个月,有些甚至能持续两年以上,也就是所谓的多年期。2020年到2023年就发生了21世纪首次“三重”拉尼娜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
未来拉尼娜连续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
从全球范围来看,拉尼娜不算是大概率事件。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共发生了20次拉尼娜事件,其中10次为一年事件,10次为多年事件。
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确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了:
自21世纪初以来,全球已发生5次多年期拉尼娜事件。
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由于对应着更强的海温异常,往往会对全球气候、环境及经济社会带来持续性和叠加性的破坏影响,并显著提高极端天气灾害的发生风险。这些观测事实揭示了目前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加速趋势。
今冬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
今年秋冬季我国较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天气。
建议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冻害、雪灾和大风灾害的防范;
交通部门做好低温强降雪大风灾害风险预案;
相关地区和部门根据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做好设备除冰、道路除雪等维护、维修工作。
来源:“人民网”公众号
来源: 人民网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学习强国科普中国频道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入驻科普号
心理服务科普基地建设
把科学带回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蝌蚪五线谱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宇航学会
蒲公英医学情报总局
消防先生
老爸评测
阮光锋营养师
植物人史军
中国兵工学会
饮食参考
混知
合作机构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中国气象频道
深圳科博会
中国联通沃家电视
中国家电网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基因农业网
CNTV-未来电视
CIBN
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TEL
4006790966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4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