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非遗傩舞:作者静宁果农王恩科

在甘肃省,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传统舞蹈——傩舞。这种舞蹈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甘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一、历史渊源

傩舞,俗称“七月跳会”,流传于甘肃省永靖县西部山区的杨塔、王台、红泉和三塬等乡镇。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永靖便已出现了祭坛和彩陶纹饰,唐代文献《水经注》和明代《河州志》也有关于傩舞的记载。这些证据表明,傩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代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二、文化特征

傩舞一般在丰收后酬神还愿时表演,由下庙、献盘、献牲、会手舞、发神舞、面具戏和赛坛等环节组成。傩舞队通常由九辖、牌头、旗手、锣鼓手等五十多人组成,表演者头戴各种面具,身着长袍彩服,动作粗犷有力,节奏感强烈。

三、故事剧情

傩舞戏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例如《斩貂蝉》、《方四娘》等歌舞型节目,通过歌唱和舞蹈展现故事情节;《二郎赶祟鬼》、《李存孝打虎》等戏剧型节目,通过对话和简单唱腔展开故事;杂耍型的面具造型滑稽,表演幽默搞笑,如《笑和尚赶过雨》、《庄稼佬》等。

四、对百姓农业的重大影响

傩舞不仅是文化活动,更与农业息息相关。每年丰收后,村民们通过傩舞感谢神灵保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传统不仅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还在精神上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五、未来传承保护发扬具体策略建议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傩舞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政策支持: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傩舞的保护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傩舞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教育普及: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傩舞知识普及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傩舞的传承。

3. 文化交流:组织傩舞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其他地区的傩舞团队进行交流演出,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4. 数字化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傩舞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保存,建立傩舞数据库,方便研究和传播。

5. 旅游开发: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傩舞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傩舞文化,增加经济收入。

傩舞作为甘肃省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通过深入了解傩舞的历史背景、文化特征和故事剧情,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欣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同时,采取有效的传承保护措施,确保傩舞在未来继续发扬光大,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来源: 王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