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非遗甘州小调:作者静宁果农王恩科

甘州小调,这一流传于甘肃张掖地区的传统说唱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州小调不仅承载着地方文化的记忆,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的智慧与情感。

一、历史渊源与发展

甘州小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左右的东灰山人的音乐。考古发现证明,史前时期的张掖先民已经创造了音乐并使用陶埙等乐器。公元4-5世纪时,北凉王沮渠蒙逊吸收《龟兹乐》、胡羌及汉族音乐,创造了《秦汉乐》,后改编为《西凉乐》,这是汉族与西域音乐的融合。《西凉乐》进一步发展成宫廷使用的“十部乐”之一,并在隋唐时期不断丰富壮大。唐代时,从《西凉乐》中发展出《甘州大曲》,再分解出《甘州漫》、《甘州破》等小曲,这些小曲被民间艺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语言朴实、易于群众接受的甘州小调。明末清初,甘州小调逐步融进民间社火,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二、文化背景与社会意义

甘州小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作并传播的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具有浓厚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是各族人民聪明智慧的艺术结晶。其内容多为惩恶扬善、匡扶正义、向往美好生活等方面,是研究音乐、历史、民族、民俗、语言等领域的第一手资料。甘州小调不仅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演唱形式,也是中华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研究丝绸之路乐曲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三、故事剧情与农业影响

甘州小调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苦柳青》《甜柳青》《八谱儿》《山坡羊》《大红袍》《纱帽翅》等40余首曲目。其中,有抒发男女爱情的《花五月》《黄姑娘》《冻冰》《绣荷包》,也有诉说旧社会苦难不平的《沙娃上工》《熬长工》,还有赞美勤劳致富和尊老爱幼的《十二月忙》《小放牛》。这些歌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面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在传统农耕社会中,演唱民歌小调是庄稼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喜庆的日子还是悲伤的日子里,人们通过演唱甘州小调来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农业生产知识和生活智慧,促进了农村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四、未来传承与保护措施

随着世界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甘州小调的演唱区域和规模逐渐缩小,参与人员减少,传承面临严峻挑战。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采取以下具体可行的措施:

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确保甘州小调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2. 开展教育培训:在学校和社会中开展甘州小调的教育培训活动,培养年轻一代的兴趣和技能,确保传承队伍不断壮大。

3. 创新传播方式: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平台,创新甘州小调的传播方式,扩大其影响力和受众范围。例如,制作甘州小调的音乐视频、在线课程等,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学习。

4. 举办文化活动:定期举办甘州小调的音乐会、比赛和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其的认识和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5. 建立传承基地:设立甘州小调传承基地或传习所,为传承人提供展示和教学的场所,同时吸引游客参观体验,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6. 记录整理资料:继续深入挖掘、收集和整理甘州小调的词谱和演唱技巧,编撰成书籍或电子文档保存下来,为后续研究和传承提供基础资料。

7. 跨界合作:鼓励甘州小调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合作,如与现代音乐、舞蹈、戏剧等结合,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作品,拓宽其发展空间。

8. 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甘州小调的独特魅力,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甘州小调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 王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