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或小学的孩子,时常因为争抢玩具或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甚至演变为肢体冲突。这让不少家长苦恼:到底该不该插手孩子的“打架”问题?有些家长认为小孩打架是小事,完全不用担心;也有家长觉得,如果不教孩子还手,TA以后可能会变得懦弱。针对这些问题,来听听心理学上都有哪些专业建议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处理孩子的冲突吧。

为什么孩子爱打架?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常常会表现出情绪失控、冲动等行为。出现争吵、抢夺甚至“打架”行为,其实并不完全是孩子“爱惹事”。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前额皮层(负责控制情绪和冲动的区域)还在发展中。因此,孩子在情绪强烈时容易失控,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冷静下来。而在这一阶段,孩子的社交技能尚未成熟,对分享、沟通的认知能力较弱,更不具备复杂的情绪管理技能,容易将矛盾诉诸“武力”解决。

此外,6岁以下的孩子在心理上还处于“自我中心”的思维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换位思考。因此,他们会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想法,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比如,两个孩子同时想要一个玩具,如果一方不愿放手,另一方可能会本能地推开或抓住对方。这种反应在成人眼中看似有些粗暴,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他们对自己需求的直接表达。

不还手就是懦弱?

当孩子遭遇冲突时,许多家长担心,如果不教孩子还手,TA就会变得懦弱,无法保护自己。其实,这样的担心往往是家长的误解。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是否“懦弱”,与在冲突中的还手行为并没有直接关系。孩子的社交信心、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和情绪调节能力,才是决定他们是否会在未来的社交环境中勇敢表达、有效沟通的关键。

如果家长在孩子争执时立刻鼓励TA还手,虽然可能会保护TA的“面子”,但也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对冲突的偏好,认为遇到问题时“打回去”是唯一出路。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情绪管理,还可能让TA难以学会更成熟的沟通方式。所以,与其急于教孩子还手,不如帮助孩子去理解问题,找到其他处理方式。

孩子打架的三种引导方式

幼儿阶段的冲突和争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作为家长,与其担心孩子是否在冲突中“吃亏”,不如着眼于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在矛盾中成长。以下这三个引导方法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矛盾,并逐渐发展出良好的冲突应对方式。

教孩子理解他人的想法

为了帮助孩子处理冲突,家长可以从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入手。通常孩子到了6岁左右,开始具备初步的共情能力,即能够意识到他人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和情绪。在这之前,家长就可以逐步鼓励孩子练习换位思考,帮助TA发展这种情感理解能力。

例如,当孩子因争抢玩具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家长可以问TA:“如果别人拿走了你的玩具,你会怎么想?”这种引导能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可能也喜欢,进而理解对方的感受。

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当冲突已经发生时,家长首先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情绪体验。不要急于责备,而是表达关爱,帮助TA从冲突情境中冷静下来。让孩子知道,家长理解TA的感受,并会在TA需要时提供支持。

在冲突过后,还可以继续引导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避免冲突带来的压抑情绪在心中埋下阴影。例如:“你为什么生气?那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打人或伤害他人是不对的,但同样也要肯定TA的情感,比如“我理解你当时一定很生气”。

以身作则引导孩子

孩子的行为模式往往是从父母那里学习来的。家长日常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在面对冲突时的反应,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和理性,用沟通来解决问题,就是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通过这样的潜移默化,孩子会更倾向于选择平和的方式处理问题,而不是用冲突来发泄情绪。

参考文献

[1] 杨思毅 & 吴奇杏.(2022).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基础教育研究(05),85-88.

[2] Brown, T. T., & Jernigan, T. L. (2012).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reschool years. Neuropsychology review, 22, 313-333.

作者:陈宇峰

审核:杨小洋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来源: 科普中国新媒体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