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和努力,哪一个更重要?”
“机遇。”之江实验室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负责人李超毫不犹豫地回答记者。
科研工作者中,有天赋的很多,努力勤奋的也很多。但“东风”,不常有。
正值“东风吹柳日初长”的好时节,李超办公室的窗口印着一片蓝天,他笑着说,眼下,自己和团队,就正面临着一个关键机遇。
2月3日,由之江实验室研发的智能星载计算机,搭着“东方慧眼卫星”上了太空,在2024年接下来的日子里,由天基中心研发的载荷还将陆续搭乘其他卫星上天。
一张太空计算网络越织越密,一个关于天基中心的“梦想”,正逐渐清晰。
2月3日11时,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慧眼高分01星等9颗卫星送上太空。 图片来自新华社
给卫星装“大脑”
上午9点,当记者来到天基中心办公室时,李超刚结束今天和两名技术成员的第一场讨论。李超的办公室很简单,一桌、一椅、一台电脑,看起来和普通上班族无异。但手提电脑里的一行行代码背后,链接的,是遥远太空中那些观察地球的“眼睛”。
李超和团队成员开会 记者 林辰辰 摄
当地球的另一端,火山激烈喷发,涌出滚滚红色熔岩,而远在几千公里外的你,第一时间就能看到现场的高清图片。
李超说,未来,这将是智能卫星能实现的一大目标——“秒速级”获取地球上任意地表发生的关键信息,并实时进行灾害监测、预警等,更高效地造福人类社会。
当你仰望天空的时候,天空也在注视你。在我们头顶的大气层外,全球几千颗卫星,正在星轨上,不断旋转、瞭望地球,它们收集数据、拍摄图像,并将大量的信息传回到地面,进行处理,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
但这样太慢了。李超说话语速很快:“一般而言,传统遥感卫星传输数据回地面,需要几小时,处理数据久的话则可能花上数月。”他指指天上的云说,云雾雨雪都可能“阻扰”卫星的拍摄,传统卫星无法对图像进行判断识别,可能最终传回的是被云层覆盖的无效图像。
李超的办公室大门敞开,一上午,负责各个板块的工作人员相继来“打卡”,“已经和北京的专家联系了去交流。”“和这家卫星公司签订的合同要制定哪些条款?” 简短的讨论后,又带着电脑快步离开。
既要静下心来做技术研究,同时要和全国各大公司合作发射卫星。天基中心的重点工作,就是给各式各样的卫星装上聪明的“大脑”。这颗“大脑”,能帮助卫星执行与应答遥测指令,能处理、压缩、判断和识别海量的图像数据。
智能星载计算机 之江实验室 供图
上天不久的智能星载计算机,能仅用一本书大小、1.4千克重的小体积,完成每秒32万亿次的操作。“能大大提升我国卫星的算力效率。”李超介绍。
到今天为止,这个计算机在轨已满月,从监控数据来看,总体稳定,已经开展30余次测试,实现了所有功能的正常运行。
“不浪漫”的航天
李超没有午休的习惯,到晌午1点,办公室安静下来,他续了一壶红茶提神。这时候,他可以专心在电脑上“敲敲打打”,偶尔摘下眼镜,看着窗外思索片刻,又重新戴上。他笑道:“现在头发还多,可能几年后就秃了。”
在天基中心成立前,李超算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程序员”,大学专业是计算机,早前曾在北京的科研院所工作,进入之江实验室后,他负责智能计算技术相关研发,落实到应用,则涉及智能感知、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之前也接触过航天方面的项目,现在更专更精了。”
星辰相伴,我们常说航天是浪漫的事业,但李超坚决摇头:“航天完全不浪漫。”
在李超看来,航天工程,是近乎严苛的完美工程,“每天都有新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一颗卫星一次发射机会,高昂的造价费用,背后上千人的付出,都意味着每个环节,一分一毫都不能出错的严谨细致和一丝不苟。“不能用随性的浪漫来形容。”
天基中心团队对载荷进行测试 之江实验室 供图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从去年开始,团队就很少有按时下班的时候。办公楼的东边,是实验室提供给李超的公寓,“交付任务重的时候,偶尔会加班到半夜,但家离办公室很近,上周还刚新开了一条小道,上班下班10分钟就够了。”
在之江实验室高级工程专员张辉看来,“这是特别有意思、有挑战的项目。”工作组里,他主要负责星载智能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的研发,从项目立项开始,他就坚定地选择了天基中心。
天上的卫星不停“走”,系统就要在地面上做好相应情况的测试,保证云计算网络的稳定。所有的准备必须等到系统上天,数据返回到地面的那一刻,才能验证成功。张辉说:“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有螺丝钉精神,航天工程需要合作和突破的点很多,但也是最能带来成就感的。”
如火如荼的“二次创业”
下午两场会,一场是技术难点攻关会议,要盯紧项目的技术进度,另一场团队组建会议,要完善并清晰所有成员的考核标准。跟着李超工作的一天,电话不停、会议不停,饭后绕着实验室散一场步,是为数不多的休闲时光。
之江实验室资料图 之江实验室 供图
早春,鲜粉的海棠花在枝头含苞待放,实验室沿路可以看见绿水青山,风景秀美。路过足球场时,李超表示,很久没有在下班后,来踢一场球了。
去年,之江实验室全面启动综合改革,一场“二次创业”摆在了李超等之江实验室科研人员的面前——
从无到有的天基中心汇聚了200余人且90%以上都是80后90后的大兵团。
未来,之江实验室还将持续突破太空计算技术,为在轨航天器提供算力,为国家自然灾害监测、环境生态监测、城镇化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众多场景需求服务。
“加强沟通,带好团队,让所有人能树立起自己的小目标,凝聚在一起,朝着天基中心的大目标而坚定奋斗。”这几个月,李超在和团队不断地磨合中,更了解年轻人,也更理解“管理”不易。
李超拿着团队研发的智能星载计算机 受访对象 供图
“但创新的路总是难走的。不管是航天科研,还是人工智能技术,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当今世界各国必争之地。”提起为之奋斗的事业,李超很自豪。天基中心研发的智能星载计算机,成本更低,算力、效能比等关键技术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我们中心的激光通信团队,在星间激光通信和月地激光通信上也做出了重要的技术突破,将为我们编织‘太空计算网’提供关键载荷。”
李超觉得,能身处其中,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也是务必迎难而上的挑战。他下定决心,要带领团队成员劲往一处使,产出让自己一辈子值得骄傲的成果,“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之江力量。”李超说。
来源: 潮新闻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