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疗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手段,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然而,放射诊疗过程中使用的电离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了解放射诊疗的防护知识,对于保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放射诊疗

放射诊疗分为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两大类。放射诊断利用X射线、CT、核医学成像等技术进行疾病检测和诊断,而放射治疗则利用高能放射线对癌症等恶性肿瘤进行治疗。这些技术在现代医学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涉及电离辐射,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

二、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

电离辐射是指能量足够高,可以使原子或分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辐射。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深入人体组织,因此在医学成像和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虽然放射诊疗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电离辐射对人体细胞和组织有潜在的损害。长期或高剂量的电离辐射暴露可能引发细胞突变,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因此,在接受放射诊疗时,必须严格控制辐射剂量,确保安全。

三、放射诊疗防护的基本原则

放射诊疗防护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最优化原则、正当化原则和剂量限制原则。

最优化原则要求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正当化原则强调每一项放射诊疗措施都应经过严格的风险-收益评估,确保其带来的健康益处远大于辐射风险。医生在实施放射诊疗前,应充分告知患者潜在的风险和益处,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剂量限制原则则设定了合理的辐射剂量限值,确保辐射暴露处于安全范围内。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剂量限值和防护标准,医疗机构和放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标准,以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通过坚持这三项基本原则,医疗机构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放射诊疗过程中涉及的辐射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同时确保诊疗效果。

四、放射诊疗防护的具体措施

放射诊疗防护的具体措施包括个体防护、设备防护和环境防护等方面。

个体防护是指患者和放射工作人员在接受放射诊疗时的个人防护措施。患者在接受放射诊疗时,应穿戴铅衣、铅围裙等防护用品,以减少辐射对敏感部位的影响。同时,放射工作人员应定期监测辐射剂量,佩戴个人剂量计,确保辐射暴露处于安全范围内,并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

设备防护是指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的防护措施。医疗机构应使用先进的放射诊疗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设备防护还包括合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如设置防护屏障、优化操作流程等。此外,医院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设施,如铅玻璃、铅帘等,确保放射诊疗过程中辐射不外泄。

环境防护是指对放射诊疗室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的防护措施。放射诊疗室应设计合理,确保辐射不会扩散到周围区域。放射诊疗室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应采用适当的屏蔽材料,如铅板、重混凝土等,以有效阻挡辐射。室内应设有辐射警示标志和监测设备,及时检测辐射水平,确保环境安全。此外,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防护培训和演练,增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患者的自我防护措施

患者在接受放射诊疗时,应采取一系列自我防护措施以保障自身安全。

患者应了解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性,与医生充分沟通,确保自己知情并同意。

在接受放射诊疗时,应严格遵守医生和放射技师的指导,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铅衣和铅围裙,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患者应尽量避免频繁接受同类放射诊疗,以减少累计辐射剂量。接受过多次放射诊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自身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发生的放射损害。

放射诊疗在现代医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电离辐射的潜在危害也不容忽视。通过学习和掌握放射诊疗防护知识,患者和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保护自身健康,共同推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作者|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务部 周梓婷

来源: 周梓婷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