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遗憾,前几天又看到有“跑步悲剧”的发生。情况不了解不能妄议。我看到这个场景的第一反应就是“该跑者手上没有戴运动手表”。
我们反复强调要“健康科学”的跑步,那如何评估呢?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心率。
根据运动时消耗能量的方式,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大众运动目的大多是“燃脂减肥,增强心肺功能”,比较推荐的是“有氧运动”:即跑步在有氧心率的范围内。
简单计算有氧心率范围:220减年龄乘以60%~80%,假如40岁。那么有氧心率范围(220-40)×0.6-0.8,就是108-144次/分。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尤其如果是一个长期跑步的人,有氧心率的范围会高一些。
我个人建议跑步的时候一定要佩戴运动手表,调到心率界面,一边跑一边时不时的看一下数据,如果超过了范围就要降低跑步速度。跑步并不是跑得越快、越累越好,有时候强度太大,心率太高,反而适得其反。
如果你是一个“有成绩追求的”跑者,除了累计跑量之外,也要进行不同速度的“花式”跑步训练,比如长距离慢跑、比赛配速跑、抗乳酸跑、间歇跑、冲刺跑等。这些速度的确定也是以心率为标准的。
心率数值也是身体疲劳程度的反应,晨起心率明显增快(增加超过12次),说明身体比较疲劳,不建议当天运动。
长期跑步的人一般安静心率相对比较低(窦性心率),这是心脏强大的表现。
如果没有运动手表,在跑步过程当中也可以“自言自语”:相对流利地说出一句含有20个字的话。
除了数据支持,也要注重身体的感受,如果在跑步过程当中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也要立即停止运动。
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有句话“留有余地、恰到好处,宁可不够、不要过头”也送给所有的跑者。
来源: 王医生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