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上完厕所(不管大小),有没有习惯低头看一下。有这种习惯的朋友,要先给你们点个赞,这确实是个好习惯。通过日常观察大小便的颜色、形状等可能发现身体可能存在的问题。
尿液中出现泡沫就真的摊上大事了吗?在这里,首先要告诉大家,当尿液出现泡沫时,不一定是蛋白尿,也不一定是肾脏出问题了,不用过于担心。首先,要去正规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明确是否为蛋白尿。
什么是蛋白尿?
正常人体每日从尿中排出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主要是低分子量蛋白质和少量白蛋白(一般24小时排出量小于150毫克),且尿常规的蛋白质定性检查呈阴性反应 。当尿中蛋白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时,即尿液检查中出现以下任何一条,即是蛋白尿:
- 尿蛋白定性≥+
- 24小时尿蛋白量>150mg
- 尿蛋白/尿肌酐比>0.2mg/mg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可见于某些非肾脏疾病。
为什么尿液中会出现泡沫?
我们都知道,肾脏的作用就是把人体的废物经过一系列处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而尿液中出现的泡沫,主要和尿液的表面张力有关。
正常情况下,尿液表面张力很低,形成的气泡很少。当尿液成分发生变化,尤其是一些有机物质或无机盐发生变化时,尿液表面张力就会增加,从而出现泡沫。
泡沫尿是疾病的预警吗?
其实,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出现泡沫尿,不一定和肾脏有关,泡沫尿的出现只是代表尿液的表面张力增高了。如果水喝得太少,或者出汗比较多,尿里的无机盐浓度较高,表面张力就大了。但只要让尿液静置一会儿,泡沫就会自然消失了。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大家只要注意多喝一些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就可以了。
专家提醒
如果持续出现泡沫尿,上面似乎还飘着油,甚至出现像啤酒泡沫一样细小的、不易消散的泡沫(10来分钟甚至半个小时都没散),那多半是由于尿中蛋白含量高,肾脏损伤到了一定程度。还有一种情况,糖尿病患者尿糖增高,也会出现泡沫尿。建议尽快去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可以确诊并反应蛋白尿的严重程度。
尿里有蛋白=肾脏有问题?
不一定。首先要排除假性蛋白尿的可能,如尿中混有血液、脓液或高浓缩尿或者曾使用过造影剂、头孢、磺胺等。另外,如果患有下尿路疾病,也会出现假性蛋白尿。在排除假性蛋白尿后,还要排查是否属于生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是一种在发热、受冻、高温作业、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剧烈运动之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而肾脏并无器质性病变。还有一种叫做直立性蛋白尿,顾名思义,就是指尿蛋白在人体直立时会出现,平卧时又会消失。这种情况常见于青少年,发生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是可能与直立位时肾静脉压力增高有关。但是,肾脏器质性病变早期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一旦出现蛋白尿,长期随诊非常有必要。
什么是病理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肾脏有器质性问题造成, 所以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 **持续性:**多为持续性蛋白尿。
- **合并其他问题:**常合并其他尿检异常, 如血尿、 白细胞尿、 管型尿。
- **伴随症:**或者常伴有肾脏病的其他表现, 如高血压、 水肿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病理性蛋白尿呢?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肾脏比作筛子,蛋白质比作粮食,尿液形成的过程就像是筛子筛粮食。如果漏出来的粮食多了,那很有可能意味着筛子破了。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遗传性肾病、肾血管疾病和其他肾脏病(妊娠性肾病、放射性肾病、移植肾病)等也会导致病理性蛋白尿。
如何确定肾损伤类型?
由于不同的随机尿蛋白标志物在不同个体及疾病所处的不同阶段变化较大,联合检测尿蛋白标志物,有助于早期诊断肾脏损害,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损伤,并确定肾小球、肾小管或混合性蛋白尿等肾损伤类型。
>>>>目前检验科(医学检验中心)开展的随机尿蛋白标志物
出现病理性蛋白尿该怎么办?
长期蛋白尿有可能会引发水肿、损伤肾功能,甚至导致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如果出现蛋白尿,应及时至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普通人群可通过每年检查1次尿常规,或做1次随机尿蛋白定量监测、尿蛋白标志物检测进行筛查。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老年人、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尿蛋白情况,保持定期复查和长期随访。来也冲冲,去也冲冲。冲之前看一眼自己的尿液非常重要。主要观察颜色、泡沫和尿量。
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当发现小便有泡沫而且泡沫的数量较多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本文作者:
应芙蓉 马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曾晗 陈晨(温州医科大学)
来源: 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