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
从原始人类从树上落地开始使用工具的那一刻起,技术的发展便与人类发展相生相伴互相促进。技术的获得,促进了原始人类的进化;相应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时促进着科技进步。
这一点,从浙江起源上山文化便可以脉络清晰地看到科技发展。
上山遗址公园
十多年前,说起浙江最早的人类文化遗迹,还属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而如今,浙江之源已上溯至一万年前。走进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迎面而来的是“浙江一万年”,一粒不足4毫米的炭化稻,摆放在展柜正中墙上,透过放大镜,可清晰看见它并不完整的全貌。
不要小看它。这粒稻,正是上山文化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改写了世界农业史,改写了中国村落史。也正是通过这粒稻,人们看到了万年前原始人类的智慧,那时的文明已具有相当的高度,那时的科技已现曙光。
原始农业的曙光:炭化稻里的稻作文明
在浙江省博物馆“浙江一万年”展厅,省博物馆馆员罗鹏带着记者,从那一粒炭化稻开始,看以上山文化为开端的浙江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在浦江上山遗址挖出这粒炭化稻之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里即将把浙江的历史上推几千年,也不会意识到,世界稻作农业将因此有了明确的实物纪年。
那时,正担任上山遗址考古领队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在浦江发现了新石器文化层与灰坑遗迹,并发现了大量的夹炭红衣陶片,这些陶片中有较多的稻叶和稻壳印痕,胎土中掺杂明显的稻遗存。
2002年,蒋乐平给北大碳十四实验室的吴小红博士打电话,顺带说起上山遗址的年代问题,吴博士提议用夹炭陶片测,她提到,有一种新的加速器技术,可以用少量碳素进行测年。于是,夹炭陶片被送到北大文博学院碳十四实验室。半年后,测年结果出来了:这些夹炭陶片距今大约有10000年之久。这也表明,夹陶片中稻粒也有10000年的历史,比河姆渡遗址的年代早了3000多年。这一发现震惊了国内考古界。
2005年,上山遗址中发现了一粒完整的炭化稻米,这粒万年驯化稻米,正是陈列在省博物馆“浙江一万年”展厅里的这一枚。
2021年,更高级的显微CT技术应用于考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云飞从上山遗址出土的大量陶片中,选出了两枚断裂处带有明显植物炭化痕迹的陶片。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安婷课题组运用显微CT和计算机建模,在这两枚陶片中,找到了184个水稻小穗轴留下的痕迹。其中,有65%呈现出野生稻特征,12%则已属驯化稻类型。
多项研究表明,距今1万年的上山时期的水稻,已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更重要的是,上山人已经形成了从栽培到应用的完整的稻作行为。多学科研究成果均指向一个结论: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
2020年10月,在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之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写下了“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的题词。
手工艺的曙光:夹炭陶里的化学
走过上山文化农具、稻种陈列区,就是上山文化中的另一项注目成就——彩陶。
在上山遗址发现之前,人们一直认为西亚彩陶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并且中国的彩陶有可能是受到了西亚彩陶的影响,而如今,上山彩陶的发现,将彩陶历史前推了1000年。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它可大致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黑陶等等,这是因为烧造条件和技艺的不同造成。一般来说红陶是最早出现的,因为烧造工艺相对简单,白陶、黑陶则出现的年代较迟。而彩陶的出现,则说明制陶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特别是人们的审美能力也有了飞跃,开始出现对美、对艺术的追求,这也为日后的饰品等手工艺的出现打下了技术基础。
陈列柜中展出的一只彩陶双耳罐,器型完美,十分和谐。在上山彩陶中,有许多类似的太阳纹饰,也许与原始信仰有关。这说明这个时期的原始人类,已经具有了朴素的审美能力,也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天地间的关系。
成熟的陶器烧制工艺,意味着有别于更早人类的茹毛饮血,开始使用锅具烹饪食物。博物馆中中还有的圆底陶罐底部,有着明显的火烧痕迹,说明它是一种炊具。同时,储存粮食也有了可靠的、可移动的器皿,而不用四处择地堆放。
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新石器时代的上山,已经有了属于他们的“科技”,至少是科学基因。
对话:上山遗址发掘领队蒋乐平
上山文化,人类文明启明星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上山村。遗址发现于2000年,经过20多年持续不断的考古研究,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已经成为研究亚洲东部新石器人类从洞穴走向旷野、完成人口聚集和农业定居的稻作发生区的典型样本。上山遗址发掘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为记者讲述了上山文化在当时那个时代所具有的科技含量。
问:确认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起源的关键证据,是在遗址中发现了驯化稻,证明了人类栽培稻的开始。野生稻与驯化稻的区别是什么?
答:农业科学研究表明,用显微镜观察水稻小穗轴(稻谷与稻秆小枝梗的连接部位),野生稻会呈现出比较光滑的结构,可以自然脱粒;而驯化稻(栽培稻)的小穗轴比较粗糙,失去了自然脱粒的特性,接触面上就有人工脱粒的“疤痕”。
上山遗址中有大量的夹炭陶片,里面夹杂着谷壳和稻穗,技术分析和观察结果显示,稻遗存为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炭化稻米中也显示出已经有了驯化的痕迹。
问:世界最早的稻作文明是怎样确认的?
**答:**农业证据找到很不容易,只有上山,从栽培稻本身到工具系统,我们找到了丰富的、完整的证据链,实证了最早稻作。
我们不仅在遗址中发现了驯化稻,还找到了大量的石磨盘、石球、石磨棒等农具。水稻的耕种、收割和脱粒是稻作过程中重要的几个阶段,上山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与之相关联的石质工具。耕种前,上山人用石斧、砍砸器等除去灌木杂草,在沼泽湿地中播撒稻种。稻米成熟后,上山人已经告别了“摇穗法”的自然采集阶段,他们把稻杆、稻叶拢在一起,利用镰形器和石片石器等进行收割。最后将稻谷放在石磨盘上,利用石磨棒搓磨,可以高效率达到脱粒效果,获得洁白的稻米。
除了耕种,上山人对大米的运用也不仅限于做米饭食用,还引发出了相应的技术,比如“最早的曲酒证据”,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用大米酿酒。上山人对稻谷的钟爱和利用,贯穿上山文化。
问:为什么说上山彩陶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答:**许多陶片中都掺杂着稻壳,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意识地在食用稻米之后,将稻米的残余物羼(音chàn,本义指群羊杂居,引申为掺杂)合在陶土中制作陶器。在烧制过程中,这些植物碎末和稻壳会变成炭,从而在陶器成型过程中减少收缩,减少器型变形,作用与掺砂一样。这说明在长期的摸索中,上山人的制陶技术日渐成熟,也因此,上山彩陶出现了。
红陶的主要原料是粘土,在烧制过程中采用氧化焰气,陶胎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器表呈红色。彩陶的烧造工艺则比较复杂。首先要烧制成红陶,然后在陶坯上进行彩绘,彩绘的颜料多为矿物质,绘有红、黑、赭等色,完成后再次用氧化焰烧制,使彩绘固定在陶器表面。
问:上山彩陶在世界陶瓷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答:上山的彩陶工艺极其精湛,可分为红彩和乳白彩两种。红彩以红陶为底,然后涂有一层红色的陶衣,非常独特,所以被称作“上山红”。这些红彩主要为条带彩,装饰于盆、罐等的口沿或肩颈位置。最典型的器物是大口盆。
还有一些器物上绘有乳白彩色纹饰,纹饰类似太阳纹和卦纹,主要见于壶、圈足盘和碗等器物上。其中乳白彩与红衣陶胎为两次过火,即“二次烧”工艺,在世界陶瓷史上绘下浓重一笔。
来源: 潮新闻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