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前的你或许已经对语言的谱系分化有所了解。就像家谱、族谱一样,世界上7000多种语言也可以分为几个大“家族”。平时,我们经常会去亲戚朋友家“串门”,同样,每个语言“家族”内部、不同语言“家族”之间也会来往交流,互相送点小“礼物”——没错,这些小“礼物”就是我们本期推送所要向大家介绍的“借词”。人们常说要“礼尚往来”,关系才能长久。语言们似乎也懂得这个道理,在借词上也经常存在着“礼尚往来”的现象。比如说,中文中有许多从英语借来的词,比如沙发(sofa)、逻辑(logic);同样,英语也从中文中吸纳了很多词汇,比如dim sum(点心),Confucius(孔夫子)等等。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语言之间“串门”的一些“规矩”吧!


英语中从不同词源“借”来的词

一、什么是借词?
借词也叫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借用、吸收词汇的现象。和语言的演变分化不同,借词是分化后的语言之间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以古代拉丁语为例,在其演变分化的过程中衍生了其他语言,形成了罗曼语族,这是语言的分化。它的特征是各分支语言中的许多词汇长得都十分相似,都能追溯到共同的词源。比如“朋友”这个词,在法语中是ami,西班牙语中是amigo,意大利语中是amico,它们都来源于拉丁语的amīcus,意思是“朋友”。同样,对于日耳曼语族,“朋友”在英语中是friend,在德语中是Freund,在荷兰语中是vrienden,它们也是同源词。不过,你可能会发现,英语中“友善的”这个词除了friendly以外,还有一个词“amicable”,看上去与friendly毫无关系,但反倒和上面那些罗曼语族的词汇倒十分相似。显然,这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英语词汇。根据《牛津英语大辞典》,“amicable”是从拉丁语amīcābilis借用的,而amīcābilis正是拉丁语词amīcus的形容词形式,意思是“友好的”。


英语中各词源占比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交融越来越多,语言之间的壁垒也逐渐被打破,借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语言,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借”来的。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可能也会发现,外来词也并不是“拿来即用”的,词语的借用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借来的词也会进一步演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些词语之间是如何相互“借用”的吧!

二、词语之间怎么“借”?
世界上的语言数量巨大,因此,各种语言中借词的方法也各有差异。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就以我们大家熟悉的语言为例,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些词语借用的常见方法。


英语中从阿拉伯语“借”来的词

1. 原词借入

这是词语借用中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即将外来语言中的词汇直接借用。比如,英语中有很多看上去就长得不太一样的词,比如cliché(俗套), recipe(菜谱), café(咖啡馆), fiancé(未婚夫)等,这些都是英语直接从法语中“搬”来的词,有的甚至连特殊字符都“搬”来了。不过,有一些词也会在演变的过程中,发生词形上的变化,比如拉丁语的consultāre借到英语中就演变成了consult(咨询)。同样,与中文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日语,目前使用的大量汉字词汇也是古时从中文直接借入的,比如「豆腐」(豆腐),「法師」(法师)等等。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形态相近的语言之间,方便词语的直接插入。不过,某些情况下,文字形态差异较大的语言之间也可以借用原词。这种借用的典例就是“字母词”,如CPI,PM2.5,GDP等等,它们可以直接插入不适用拉丁字母的语言之中,又不会产生明显的违和感。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的文字系统也存在交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语言也在扩大自身的文字体系,将其他文字纳入自己语言的书写体系之中。

2. 意译法

这种方法使外来词“伪装”地十分隐蔽:它使用自己语言的词汇对外来词汇进行一对一的直译,因此人们不太能从外表辨认出它们的“身份”。比如毛主席在接受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采访时提出的“纸老虎”一词,翻译到英语中就变成了paper tiger(纸+老虎)。这种借用方式大多只保留原语的意思,而不考虑原语的发音。这种借词方法在德语和爱尔兰语中十分常见,比如德语中Fernsehen(Fern-sehen,“远+见”)是英语单词television(tele-vision,意为“电视”)的转译;爱尔兰语中idirlíon(idir-líon,“之间+网”)是英语单词internet(inter-net,意为“互联网”)的转译。

3. 音译法
音译是外来词最常见的引入方式之一。和意译恰恰相反,音译大多不考虑原语的意思,只借用其发音。音译词一般出现于形态相差较远的语言借用之中。由于文字体系相差甚远,必须将词语的发音“转写”后才能使用。比如,中文就存在着大量的音译外来词,比如迪斯科(Disco),克隆(clone)等。许多当今普通话中的音译词最初都是由方言从外语中引入的,如粤语中的巴士(bus),的士(taxi)等等(我们经常说的“打的”)。上海话中也保留了大量此类词汇,如“老克勒”(可能来源于collar),“茄山河”(gossip,意为“闲聊”)等。近代上海的洋泾浜与更是语音在接触中交流演化的典范。日语中外来音译词更为普遍,在占比近30%的外来词中,大部分都是音译词,比如レストラン(餐厅,来源于英语的restaurant),カメラ(照相机,来源于英语的camera)等。
和原语借用一样,许多音译词也会对原词进行“加工”。比如,在日语的外来词中就存在着大量的省略现象,日本人将部分外来词进行“修剪”,将其简化。比如,“数码相机”在英语中是digital camera,借到日语中原本是「デジタルカメラ」(dejitaru kamera),省略以后变成了「デジカメ」(dejikame)。中文则充分发挥自己表意文字的独特优势,在选用汉字时兼顾音和义,将一些音译词翻译得极为精妙,让我们很难辨认这些词的“真面目”。比如,可口可乐(cocacola),盖世太保(Gestapo),霸凌(bully)等词就是兼顾音和义的音译词,如果不是有相关知识基础,很难看出它们是从其他语言中“借”来的词。


可口可乐的不同语言的标识

三、借词案例分享:从借词看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茶起源于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茶文化孕育而生。随着茶叶贸易的展开,茶文化从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茶”这个词也传到了各种语言之中。不过,在传播的过程中,“茶”的词汇分成了两大“流派”:一种与中文“茶”读音相似,如俄语的чай(chaj),日语的「お茶」(ocha),印地语的“चाय”(chay)等等;另一种与英语tea读音相似,如荷兰语的thee,法语的thé,西班牙语的té等等。其实,“cha”这个发音来源于中国北方方言,而“tea”这个发音则来源于闽南地区的方言“tey”。福建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因此闽南地区“茶”的说法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因此,茶经由陆上丝绸之路传播到的地区的语言中多读类似于“茶”的读音(如印地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以及东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等),而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的地区的语言中则多读类似于“tea”的读音(如英语、法语、荷兰语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不过也存在一些特例,比如波兰语的“茶”就叫做herbata,和上述两种说法都不同(根据《波兰语词源辞典》,herbata来源于拉丁语的herba,意思是“草”)。
和“茶”一样,中国的许多其他文化元素也随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瓷器是中国的一大发明,是中国历代大宗出口物资。在许多语言中,“瓷器”与“中国”用同一个词来表达,比如英语的china,法语的chine等。此外,除欧洲部分语言(如英语中也有porcelain的表达)和受荷兰语影响很深的马来语和印尼语使用了来自意大利语的porcellana(瓷器)以外,其他语言中表示“瓷”的词大多数词汇都跟“中国”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此外,许多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词语,如“丝绸”“菽”(主要指大豆)等,都对世界各地的语言产生了深刻影响。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1.《比较词源研究》,伍铁平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2. 王俊英:《英汉借词方法之对比分析》,载《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总第148期)。
3. 《世界语言5000种,为何茶的读法只有两种?》www.163.com/dy/article/GBGN58JU05522RBG.html
4. https://logeion.uchicago.edu/amicabilis
5. www.oed.com/dictionary/amicable_adj?tl=true
6. ww.oed.com/dictionary/consult_v?tab=factsheet#8407602
7. Słownik etymologiczny języka polskiego. Warszawa: PWN, 1985, s. 171. ISBN 83 214 0410-3
8.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books/2019-07/31/c_1119479873_13.htm

供稿:李浩源
审阅:张放 焦辰 付阳
排版:徐一之
(本文全部内容用于公益宣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