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科学的浩瀚宇宙中,每一位科学巨匠都如璀璨星辰,照亮人类文明的进程。为传承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北京市科协推出《科学巨匠后人访谈》系列文章,通过与科学家后人及科研后辈的深入对话,重新诠释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聆听科学记忆,探索科学巨匠们不朽的精神遗产。

华罗庚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他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追忆往事,华罗庚的幼女华密提起了父亲与清华大学算学系(后改为数学系)的“情缘”,以及他在西南联合大学的那段时光。

与清华大学算学系的特殊“情缘”

“我父亲的研究生涯可以说是从清华大学起步的。”华密回忆道。1930年春,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引发数学界的轰动。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后,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打破常规,安排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后在1931年夏,让他到算学系做了助理员。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为华罗庚提供了一个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良好环境。初到清华大学时,华罗庚每天工作、学习的时间都要超过12小时。除了具体负责的整理图书资料、收发文件、代领文具、通知开会等杂务,他还利用工作之余,到算学系旁听多门课程,自学了英语、法语和德语。

华罗庚在聚精会神工作

1933年初,即进入清华大学一年半后,华罗庚的才能逐渐被同事们认可。算学系的资深教授郑桐荪曾评价说:“像华罗庚这样有才气而多产的青年人,应以全力支持他成功。”当时,算学系已有计划安排他来教授微积分课程。然而,让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人做助理员,已经属于破格安排了,怎么可能再让他做清华大学这所高等学府的助教呢?为研究这一问题,清华大学特别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对是否提拔华罗庚成为助教的意见分歧仍然很大,双方各执一词。

郑桐荪教授力主破格提拔华罗庚,时任算学系代理主任的杨武之也表示了赞成。“清华大学出了一个华罗庚是件好事,不要被资格所限定。”清华理学院院长叶企荪作出了最后的决定。于是,华罗庚被破格提拔为助教,并且从职工系统调入教师系统,开始教授微积分课程。两年后,这个科研和教学的奇才被再次破格提拔为算学系的教员。

转向更深奥的数学领域

“在清华大学的五年时间,是父亲自学最成功、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华密说,那段时期,他如鱼得水,全身心地在数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进入清华大学之前,华罗庚共发表过6篇研究论文,均属于初等数学方面的习作。进入清华大学后,他眼界大开,选择了更深奥的数学领域。彼时,相比国外而言,中国的科学研究相当落后,中国学者写的论文也很少能够在国外的刊物上发表。1934年,在潜心研究两年之后,华罗庚发表了8篇论文,其中有6篇是国外数学刊物。1935年,他又发表了7篇论文,也有6篇是在国外刊物上,而且其中一篇论文还发表在《德国年鉴》上。当时,《德国年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数学学术刊物。1936年的上半年,他又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5篇是在国外数学刊物上。由此,他在数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当时的清华园内引起了更广泛关注。“在清华大学的这5年时间,父亲在数学研究方面向上跨越了几个台阶。可以说,从那时起,他在数学的海洋中开始了扬帆起航。”华密感慨道,除了他个人的拼搏奋斗之外,这一切也与熊庆来、郑桐荪、叶企荪、杨武之等老一代学者慧眼识英才、热心提携、诚恳帮助是分不开的,更与清华大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校风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遭遇轰炸,险些被活埋

1936年夏,华罗庚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他来到西南联合大学担任教授。
上世纪30年代华罗庚与家人在西南联大

在西南联合大学时期,由于物价飞涨,华罗庚的教授工资难以维持一家人生活,但他为了研究数学,却不愿意花时间去兼课挣钱。家里人口多、底子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华密忆起母亲曾描述的情景,“那时,只要一发了工资,她必须立即上街去把一个月要用的柴米油盐全买回来,晚一天去,东西就可能涨价了,这个月的日子就很难过了。”在昆明期间,日本飞机几乎天天轰炸,大家被警报催着疲于躲避。每天早早地逃出城,到了傍晚才敢回家。华罗庚只能在郊外的野地里备课、做研究,给学生上课。因为他的腿不好,每天来回的路走得十分艰难,非常痛苦,最后只好把家搬到离学校五里地的黄土坡村住下,在离村子不远的山沟里还挖了防空洞。一天,日本飞机来轰炸,他正和助手在防空洞里研究数学。一枚炸弹爆炸在防空洞附近,掀起的黄土把洞口全部盖住。几个联大的学生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们挖了出来,两人才幸免于难。“父亲差一点被活埋的消息传到了学校,经文学院的闻一多先生安排,后来我家搬到离城二十里的陈家营村。”想起父亲的这次劫后余生,华密至今仍然心有余悸。搬家后的房子,是个土木结构的二层楼,下面是灶房、牲口圈和堆房。楼上是一间厢房、两间正房。多年后,华罗庚曾在家书中回忆:“想到40年代的前半叶,在昆明城外二十里的一个小村庄里,全家住在两间小厢楼里,食于斯,寝于斯,读书于斯,做研究于斯。晚上一灯如豆。所谓灯,乃是一个破香烟罐子,放上一个油盏,摘些破棉花做灯芯。为了节省菜油,芯子捻得小小的。晚上牛擦痒,擦得地动山摇,危楼欲倒,猪马同圈,马误踩猪身,发出尖叫,而我则与之同作息。”即便生活的条件十分艰难困苦,华罗庚还是于1940年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这篇专著获得了当时民国政府颁发的第一次数学奖,还先后被译为多种文字,在多个国家出版,成为几代数论学家经常征引的经典文献。然而,此书的中文版却历经曲折,直到1953年才在新中国出版。

努力实践人生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尚在美国讲学的华罗庚毅然决定放弃那里的优厚待遇,奔向祖国的怀抱。他曾在《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中写道,“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的出路,也应当回去!建立我们的工作基础,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华罗庚一生留下了《堆垒素数论》《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数论导引》《从单位圆谈起》《优选学》及《计划经济大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等多部巨著,150余篇学术论文,以及科普作品《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等。他开创了“中国数学学派”,并培养出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众多优秀学生,其中不少成为了世界级的数学家。在六个子女中,也有一位继承了他的衣钵。“我的二姐华苏学习的就是数学专业。”华密介绍说,二姐是“老三届”高三年级学生,赶上1977年恢复高考的机遇,在30岁时考上了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她留校任教,参与研究课题,后被聘为了数学系教授。其他的兄弟姐妹则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内容,有做党政工作的、有当医生的、有搞生物物理研究的,还有当教师的。“尽管在人生的道路上都经历了一些坎坷,但我们都在奋斗着。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在努力地工作着,没有辜负父亲对我们的希望。”华密表示,“父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将奋斗一生、努力实践人生追求,演化为我们的‘家训’,也成为了我们家的传家宝。”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晶

图片来源:“科普辽宁”公众号

来源: 北京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