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曾有过犀牛的足迹,而且遍及华夏大地,在诗歌和古籍中,不仅有商王发布大连续狩猎任务——讨伐71头犀牛的奢侈,也有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士兵“操吴戈兮被犀甲”的雄姿,还有唐贞观年间南诏鄯阐(今昆明)候逐犀牛而遇奇僧,由此建造筇竹寺的趣事......直到20世纪,它们在我国彻底绝迹。
把时间调回更遥远的过去,距今2400万年—520万年的中新世,在我国大地上,曾经生活过一类形象与我们认知的犀牛迥然不同的犀科动物——大唇犀。
当你第一眼看到大唇犀的复原图时,也许会惊讶地认为,这货不会是河马吧!是的,以现在的标准看,它们似乎不太像犀牛:身材矮胖粗壮、四肢短粗、底盘低到几乎要贴在地上、长着一张巨大的嘴,更重要的是没有标志性的犀角。 然而大唇犀的的确确属于犀科,而且是现在已经完全灭绝的无角犀亚科,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不长犀角。犀角一般具有充当武器或者向异性展示的功能,没有犀角,雄性靠什么炫耀自己威武雄壮呢?答案是下门齿。在它们的头骨标本中,可看到下颌部长有两颗异常突出、如象牙般的门齿,雄性的比雌性的大得多。
在复原图上,这两颗门齿显得没那么大,是因为大唇犀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它们名称的由来——厚大的上唇造成的错觉。发达有力的上唇是它们进食的利器,由于下门齿向外侧扩展,且如同肉食动物的獠牙一样锋利,它们可以用上唇卷住草叶,再利用下门齿进行切割。 这个过程中没上门齿什么事,所以不长上门齿在情理之中。臼齿具有极高的齿冠以及较多的褶皱,适合研磨干硬的草料,表明它们可以生活在水源稀缺的干旱环境,实际上,它们也没得选。
它们生活的甘肃临夏盆地,在地层成分的样本检测中,从15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到全新世,都发现有风成的石英砂颗粒,且颗粒上的麻点和碟形坑发育十分清晰,表明当时的气候以炎热干旱为主,风沙盛行,因此,能吃的只有稀疏的旱生或半旱生草本植物。 到了第四纪,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大气环流也因此改变,盆地内出现了冬季风,逐渐变得寒冷干旱,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大唇犀最终灭绝了,它们的灭绝也宣告着无角犀牛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大唇犀头骨化石
虽然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活着的犀牛,但它们的处境并不乐观,某些种群的数量还不到100只,而野生北方白犀牛中最后的单身汉,也是在我们的见证下离开了这个世界。犀科动物成为动物园中名副其实的“稀客”,也许我们能为它们做的,只有停止杀戮和伤害,多些保护和关爱。
来源: 石林石得利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