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蓼(Persicariasenticosa)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常见田间杂草,主要危害大豆、马铃薯、甜菜、小麦等农作物。以全草入药。解毒消肿、利湿止痒。

山坡沟壑珠,花小粉嘟嘟。

莫道林深处,心空云卷舒。

**名 称:**刺蓼

**拉 丁 名:**Persicaria senticosa

**分类地位:**蓼科 Polygonaceae蓼属 Persicaria

**别 名:**红火老鸦酸草、拉古蛋、廊茵、猫儿刺、难蛇草、蛇不钻、酸六九。

**异 名:Polygonum senticosum、Chylocalyx senticosus、Polygonum babingtonii、Polygonumtyphoniifolium、Truellum japonicum、Polygonum senticosum var. formosanum.

识别特征:

1、攀援茎长可达1.5米,多分枝,被短柔毛,具四棱,沿棱具倒生皮刺。

2、互生叶片三角形,先端尖,基部戟形,两面被短柔毛,叶背面沿叶脉疏被倒生皮刺,叶柄被倒生皮刺,托叶鞘筒状,具叶状翅,翅肾圆形。

3、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梗常分枝,长卵形苞片淡绿色,每苞内含2-3朵小花,花梗短于苞片,花被5深裂,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雄蕊8枚, 2轮,短于花被,花柱3枚,柱头头状。瘦果近球形,微具3棱,黑褐色,无光泽,长约3毫米,包于宿存花被内。

**国内分布:**分布于东北、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里口山山谷。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

**生 境:**生于约海拔1500以下的山坡、山谷、林下、田间、路边、水边等地。

**物 候 期:**花期6-7月,果期7-9月。

**保护级别:**刺蓼(Persicariasenticosa)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

**危 害:**刺蓼(Persicariasenticosa)常见田间杂草之一,主要危害大豆、马铃薯、甜菜、小麦等农作物。

药用价值:

以全草入药(主要是外用)。酸、微辛,平。解毒消肿、利湿止痒。主要用于湿疹、黄水疮、疔疮、痈疖、蛇咬等症。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