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浙江一位邓姓女性发现自家苹果长出白色蘑菇,并把照片随手晒到了网上。
这引起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关注和求购。
来源:某社交平台@沛容
随后,“中科院博士千里求购长菌苹果”的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网友们对苹果上长出的蘑菇感到好奇,纷纷询问其科学原理。其间各种关于菌子的谐音梗,比如苹果上长的白菇被网友称为“果菌王”;长在大蒜上的白菇被网友取名“你蒜什么菇”等更是引发二次传播,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
此外,事件中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在读博士及其团队对苹果上长出的蘑菇进行了专业研究后,在社交平台进行了解释,包括蘑菇的种类、生长条件等,为公众提供了一次生动的科普教育,真实展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新性。
后续,各类媒体和科研机构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报道,探讨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研究价值,大大提升了科学传播的深度和专业性,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和示范。
问题来了:“中科院博士千里求购长菌苹果”事件为什么会出圈?这种科普是否能找到其规律性因素?是否能能复制到其它内容的科普上呢?
先看事实本身,美丽的苹果上长出来漂亮的白参,经过视频平台的展示,本身已经具备了吸引流量的前提。而随后,中科院在读博士的千里求购,科普大V的参与和科学家的精彩讲解和互动,都让苹果长蘑菇这件事情符合吸引人关注的基本条件。
更深一步透视,我们能看到更多好的科普的深层次因素:
首先,常见的事物(苹果)与不常见的现象(长蘑菇)的组合具备了吸引公众兴趣的基本条件。但这样的组合其实总有一些,单纯就与科学相关的,比如一个被医生宣布癌症晚期的患者存活下来,或者一位艾滋病患者自愈。
那为什么“苹果长蘑菇”这一现象会格外火爆呢?
传播对象端的原因在于,在新媒体平台助力下,科学研究的后台被以生动和互动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而这个后台研究的内容本身属于常见事物的不常见现象,兼以视觉上的绚丽非常适合在短视频平台呈现。毕竟苹果虽然常见但极少有人家的苹果上长出过蘑菇。此外,传播对象端的发展又被中科院博士千里求购等故事化情节进一步戏剧化。
受众端的原因则在于,猎奇、碎片和读图性的传播规律助长了苹果长蘑菇的科普故事的广泛传播与发酵。
其次,呈现科学研究的后台在当代中国科普中并不那么常见,内容本身比较稀缺。其实,早期科普人士对此已有模糊的认知。多年前央视一档著名的科普节目就名为《走近科学》,从标题上就是要让公众看到科学的后台。遗憾的是,当初的“走近科学”,其实大部分没有呈现科学研究的过程,反倒是用科学来解释各种生产生活议题(限于时代因素,大多数是生产经验),所以这档节目更准确的名称似乎应该是《科学走近生活》。
造成节目没有走近科学后台这一点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当年的《走近科学》,说到底还是利用生活生产经验来普及科学,而不是旨在揭示科学知识自身的生产。另一方面,纯粹的科学知识生产,也不一定真的吸引人,因为当代真正的科学知识生产,已经很少有纯粹来自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了,更多是基于文献来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并不必然对后台被呈现的科学感兴趣,因为它们还是与己无关。
苹果长蘑菇不一样,一个贴近生活的反常案例,加上前期的抖音曝光已经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可喜的是,科研人员他和科普大V的介入,让“后台的科学”与“前台的关注”融为一体,让科学家不再停留在神秘的白大褂中。
更加重要的是,现在有了短视频平台这种直观呈现后台形态的媒体,加上科学家与观众们的可见互动,这就更让受众能产生强大的介入感了。
最后,贴近生活的案例更容易被大众二次传播。相比科普专家们投入更大但需要更加系统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内容,如航天科普、量子或其它医学发现,苹果长蘑菇的案例无疑更加直观、更加适合茶余饭后的猎奇,也更加适合碎片化的传播。从用户角度出发及时赶紧进行科普,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那这么一说,是否就意味着苹果长蘑菇的案例太特殊而对科普没有什么普遍意义呢?也不尽然。这个案例能给到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呈现科研后台是当今国际科普的趋势之一,无论是调动普通民众参与科研过程的公民科学,还是让观众旁观科研过程的“透明实验室”,都体现了这方面的努力。
第二,相比自话自说的呈现科研后台,积极主动出击来关注公众关切,特别是两者在可能的情况下相结合,会大大提升科普的影响力。
第三,积极灵活、多层次、多频率地运用社交媒体特别是视频类媒体,是成功科普的秘诀之一。
策划制作
作者丨贾鹤鹏 苏州大学教授
审核丨陈锐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 副教授
来源: 科普中国新媒体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