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脉鼠尾草(Salvia microphylla)原产美国南部、墨西哥的外来物种。未见入侵情况的相关报道。国内常见栽培。引种应当做好防疫,大量逸生可能影响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威胁入侵地的生态安全。花色优美,高贵典雅,可丛植、片植、配植于花境、公园、绿地、庭院观赏,亦可盆栽。原产地可食用、泡茶、食品点缀。
相逢小院中,小草绿丛红。
有沁香千里,芳馨不慕名。
名 称:凹脉鼠尾草
拉 丁 名:Salvia microphylla
分类地位:唇形科 Lamiaceae鼠尾草属 Salvia
别 名:小鼠尾草、baby sage、Graham's sage、blackcurrant sage.
异名:Lasemia coccinea、Lesemia coccinea、Salvia gasterantha、Salvia grahamii、Salvia lemmonii、Salvia menthifolia、Salvia microphylla var. canescens、Salvia microphylla var. neurepia、Salvia microphylla var. wislizeni、Salvia neurepia、Salvia obtusa、Salvia odoratissima.
识别特征:
1、株高可达130厘米直立草本,具四棱,被绒毛,红紫色。
2、叶片对生,厚纸质,卵形,光滑或被微毛,先端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叶缘具圆钝齿,暗绿色,叶柄红紫色,摩擦有香味。
3、多花组成轮伞花序再组成穗状花序,常成对排列,花色有品红、红色、粉色7玫瑰色、红白杂色等。苞片心圆形,干后黄褐色,先端尖,基部宽楔形,花萼管状,具纵肋,被毛,花冠二唇形,上唇向上挺立,鸟头状,下唇反折,有凹缺,红紫色或仅先端部分紫红色。
国内分布:国内常见栽培。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孙家疃海边别墅院内。
国外分布:原产美国南部、墨西哥的外来物种。
生境: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耐旱、耐热、耐盐碱。
物 候 期:花期5-10月。
危害:凹脉鼠尾草(Salvia microphylla)原产美国南部、墨西哥的外来物种。未见入侵情况的相关报道。国内常见栽培。引种应当做好防疫,大量逸生可能影响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威胁入侵地的生态安全。
经济价值:凹脉鼠尾草(Salvia microphylla)花色优美,高贵典雅,国内常见栽培。可丛植、片植、配植于花境、公园、绿地、庭院观赏,亦可盆栽。原产地可食用、泡茶、餐盘上点缀。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