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与哺乳(兽)类的摄食方式有一些基本不同点。大多数哺乳类都有臼齿(大牙),臼齿可以磨碎植物性食物,只有少数是大口吞咽的;食肉兽用其切刀状的裂齿撕碎捕获物,某些鸟类也具有与牙齿相当的角质齿刻,如雁鹅类的一些种有齿状喙,有些鹦鹉类则有锉刀状结构。鸟类以爪抓住食物块用喙来撕成小片。许多鹦鹉类鸟、捕食鸟、猫头鹰以及秧鸡属的紫色水鸡等,虽然它们各有各的取食习性,但都是用一只脚趾把坚果、水果或肉块、老鼠等食物按住,再用喙去撕扯取食。伯劳鸟的取食比较顽强,它把捕获物紧握在一只脚爪中,另一只脚爪以特殊方式支撑在树枝上站定,然后再撕扯握住的食物。文须鸟也有这样的取食特点,而且常常是把食块夹在两脚中间,然后由嘴撕成小碎片,有时甚至可把核果里的果仁取出。乌鸦与猛禽也用类似的方法。鸟在还没有吃食之前,就得先把食物固定,这不是学来的,而是先天的本能。缺少这种本能的鸟是从来学不会的,例如,鸡形目鸟类及鸠鸽类,它们不会用脚爪按抓食物,只会用费力的甩抛啄食动作,把食物撕成小块吞下,但澳洲营冢鸟是例外,它们常常用一只脚抓住蜗牛等食物再进行啄食。
大部分鸟类都是直接把整块食物吞咽下,然后到胃里磨成碎块,如果有盲肠,则在盲肠里消化纤维。举几个例子,一只鸽子吞咽整粒豌豆集中在嗉囊中,嗉囊是食道的膨大部分,豆在嗉囊中被软化后蠕动到分泌有消化液的腺胃里,然后转入到消化能力十分强大的肌胃中,肌胃的内壁上有角质化的硬皮,也就是中药的鸡内金,肌胃里面还有吃进去小石子、沙砾,这些小石子能把谷粒磨得极细碎。细碎的食物颗粒从胃进入到具有消化液的肠中继续加工,直到使之成为可溶性蛋白质,糖类及脂防,最后由肠壁吸收后再循环到全身。鸡与鹅消化情况虽与鸽相似,但鸡、鹅具有更强健的嚼磨性肌胃,以及带有齿刻可以割断青草的喙缘。除此之外,它们还都有发达的盲肠,来消化植物纤维,但鸽子缺少盲肠。
一般人都认为,所有鸟类都有嗉囊,实际上并非如此,只有某些鸟类才有膨大的食道嗉囊,例如,鸽类、鸡类、鹦鹉类及猛禽等鸟类都有嗉囊。这种囊状的结构,可以把食物颗粒及其他不易消化的块状食物暂时储放,然后慢慢地逐渐向胃中传送。例如一只游隼,从猎到的小动物身上撕下可食的肉后即吞下,先贮存在相当大的嗉囊里,但不久就送到胃里消化。许多食颗粒物的鸣禽和食鱼的鸟,形成一种梭形的食道膨大部位,吃下的食物首先聚集在这里。相似的情况还有鸭类,雁鹅类及鹤类等。如果有人说斑点鸫、红喉鸲、莺类都没有嗉囊,这也是错误的,它们在相当于其他鸟类嗉囊区的部位,也有具嗉囊机能的结构。
生活在草原上的鸵鸟,在其舌的基部有一个袋状囊,吞入的叶子和青草都充填在其内,当袋囊充满了以后,鸵鸟抬头仰起脖子一个明显的食团从咽部经过长长的颈部食道滑到体内。哺乳类动物能把进入口中的食物,比较迅速地吞咽后通过食道,而鸟类的吞咽是比较缓慢的。例如燕鸥的咽喉几乎不关闭,当一条大鱼从口腔向胃吞咽时,鱼的尾巴往往还长时间的留在口腔里。
与哺乳动物相比,完全素食的鸟是很少的。一般食植性的鸟类采的虽是嫩叶、芽苞,但吃的还有种籽,如灰雀、燕雀还会用嘴剥皮取食种籽。在热带地区吃浆果的鸟特别多,因为那里全年都生长有浆果,而且其颜色对鸟类也特别具有吸引力。这对植物本身也很重要,由于鸟类吞食浆果,但其种籽又不易消化,通过肠子后被排出,这样就为植物起到传播的作用。然后也有影响果树发展的鸟类,因为这些鸟把树上的种籽也吃掉了。例如那些食果核的鸟,丢弃樱桃的果肉而啄食其核仁,灰雀就是这样取食山梨的种籽的。在新几内亚及其附近岛屿上,生活着两种吃种籽的巨鸠。它们在原始森林里,以木本植物的果实为食,这种果实象胡桃那样大小,外壳绿色。当果实成熟时各种不同大小的食果鸠飞来吞食,而那些只有用斧头才能砸开的核,经过肠子磨光后又排出体外。这种鸟的胃壁不厚而肠子较长,只能消化多汁的果实外皮,而果核只是穿越肠胃道而过,客观上在帮助树木播种,扩大了分布范围。带领鸠也是吞食整个核果,但其坚实的肌胃能磨碎核果硬壳,因此果实内部的核仁也被消化了。当然人们希望这种类型的鸠鸽少吃掉一些果实,因为这样客观影响了这种植物的繁殖。
食肉鸟的肠子与哺乳动物一样,其肠壁很坚实而肠腔狭窄,胃也没有储食之囊,既不象反刍动物那样有四个胃室,也没有素食鸟类高度分化的肠胃。值得注意的是大鸨和鸵鸟,它们也吃草,但并不把草嚼成碎块;在它们的胃中没有角质化硬皮或肌肉厚垫,但混杂有硬石子或相当硬的颗粒物,有利于磨碎食物。柔软的东西在小肠中消化,但是植物纤维之类,是在一对盲肠中消化的,盲肠就象食草类的马、家兔或豚鼠那样极为发达,但哺乳类只有一条盲肠。同样有些鸡形目的鸟类,如琴鸡和雷鸟,在冬季主要以取食松针及枝芽为生,它们具有较大的盲肠,然而仍有肌肉发达的肌胃,对食物进行第一步消化。
完全不能消化的部分,常在胃中形成团块后,就变成碱性的食团被呕吐抛弃。如猫头鹰在吞食了整个较大的捕获物或撕食鸟类以后,把不能消化的啮齿类毛,鸟的羽毛、碎骨等以食团形式呕吐出来。非常奇特的是,它们的胃能消化所有肌肉纤维及韧带,这些骨头还被“消化”得非常干净;因此我们可以收集其食团,分析猫头鹰的捕猎对象及其捕获量。在白天捕食的猛禽其情况则不同,如雀鹰或隼能用喙拔去大型捕获物的毛或羽,然后从骨头上撕下肉,这样骨头和羽毛在食前就被抛弃了。但有些鸟类,骨头也能经过胃内的盐酸溶解而消化。秃鹫和胡兀鹰消化骨头的能力可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它们的胃酸十分强烈,甚至能消化牛的脊椎骨。纯粹的食鱼鸟,也能把捕获物的鳞片中的几丁质以食团的形式向外呕吐;翠鸟是吐出鱼骨和鱼鳞。鹭类、鸥类及鹈鹕类的鸟与呕吐食团的鸟不同,它们能消化捕获物的坚硬部分,或经过肠子分离排出一部分。
对于动物而言,消化植物性食物常常比消化肉类,特别是动物性的其他组织更为困难。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雏鸡和大多数鸭类,大鸨和鹤等的幼鸟,在最初取食时,也都喜欢食动物性食物而不吃植物。即使是鸠鸽类的鸟,尽管它们长大以后,主要以各植物种子为生,但它们的双亲,最初也是由自己嗉囊制造出来的动物性鸽乳喂食其雏鸟的。
(徐新杰 河南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高级工程师 )
来源: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