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厄尔尼诺才刚刚退出舞台,9月,世界气象组织就表示拉尼娜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在秋季“返场”了。
肯定有朋友会问拉尼娜(La Niña)是什么?
拉尼娜(La Niña)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气象学家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
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从1950年,全球共发生了16次拉尼娜事件。按照强度级别,分为弱、中等强度、强事件。历史上仅出现过1次强拉尼娜事件,时间从1988年5月开始持续到次年5月。
2024年6月3日,世界气象组织说,拉尼娜现象有60%的可能将在7月至9月出现,有70%的可能在8月至11月出现。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结果显示,预计夏季后期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拉尼娜发展年的夏季,热带季风槽偏西偏北,台风生成偏少,盛夏北方降水易偏多。
许多人误以为拉尼娜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冬天将变得更冷,甚至带来更多的超强寒潮,但“拉尼娜”和“冷冬”可不能划等号,它的影响稍微有点“复杂”。
**拉尼娜真的很“冷”吗?**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有同一个家——热带太平洋,但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气象上一般称之为“冷位相”。
厄尔尼诺与之相反,对应着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暖,气象上一般称之为“暖位相”。需要注意的是,拉尼娜发生时,偏冷的不仅仅是海表面,热带太平洋的深层水也比正常情况下更冷。
有意思的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爱唱“二人转”——一次较强厄尔尼诺后,拉尼娜很可能会出现。例如,1997年-1998年、1972年-1973年和2009年-2010年后,拉尼娜都赶到了现场,但也并不绝对,1991年-1992年和2002年-2003年则例外。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后,海洋会伴随一段时间的“中性”状态(既非厄尔尼诺也非拉尼娜),再慢慢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要确定厄尔尼诺发生后拉尼娜到底会不会悄然而至,还得看海洋。目前主要运用 Niño 3.4 指数判定,它是指 170°W-120°W 和 5°S-5°N 范围内的海温异常。对我国而言,连续 5 个月的 Niño 3.4 区海温指数的 3 个月滑动平均值≤ -0.5℃ ,就定义为一次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的威力有多大?**在全球范围内,与拉尼娜有关的极端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其中包括美国西南部的严重干旱、热浪和野火,澳大利亚、孟加拉国、中国和委内瑞拉的毁灭性洪水以及致命的飓风。
多年以来的拉尼娜事件更是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热带南美洲和南部非洲引发了持续的洪涝,在美国南部、赤道非洲、印度和中国东南部引发了极端的干旱。
对我国而言,拉尼娜发生的当年秋季,北方降水易偏多,出现秋汛的可能性大,如 1974 年、1984 年和 2000 年发生的拉尼娜事件,都造成了当年秋季黄河和淮河流域降水偏多,而在其发生的当年冬季,气温容易偏低,出现冷冬的可能性较大。
**拉尼娜=冷冬?**当然,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即将到来的拉尼娜,究竟会不会带来一个更冷的冬天呢?
正如开头所总结的那样,拉尼娜与冷冬不能直接画等号,两者是充分非必要的关系。我国冬季究竟是偏冷还是偏暖,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密切相关,除拉尼娜外,北极海冰、欧亚积雪以及大气环流系统内部自然变率等也起到重要作用。
虽然从 1951 年以来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拉尼娜事件当年我国冬季气温均显著偏低(气温距常年同期偏低 1℃多,1954 年的冬天甚至偏低 3℃多),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自1986 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当年冬季气温偏高也时有发生。
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由于今年的拉尼娜可能是一个较弱的事件,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冬季的气温,还得拭目以待。
来源: 内容综合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