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世界性难题。化石能源消耗意味着较高的碳排放,现代社会期待可持续、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地球上的植物等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人类及多种动物提供了多样的食物、薪材、以及建造房屋、制作工具、家具的材料等,人类对于生物质的利用历史由来已久。根据GB/T 30366—2024,生物质(Biomass)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与代谢所产生的有机物质;将生物质中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太阳能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气态燃料或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即是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国际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储量丰富等优势。









芒草制乙二醇的工艺包括原料供应系统、预处理单元、反应单元、公用工程单元、产物分离单元和废水处理单元。其中,对于原料供应系统,芒草种植面积及分布会影响运输距离、打捆能耗、存储成本,也影响产品整体的生产规模。同时,芒草运输距离对生产成本有影响,当运输距离为60 km时芒草生产成本最低,因此推荐芒草运输半径范围为20~135 km,理论规模为2~28万吨。



芒草制乙二醇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反应、废水处理和产物分离四个部分。生产每吨生物质乙二醇,需要消耗7.2吨芒草,工艺水单耗为104.6吨。而煤化工路线生产每吨乙二醇,需要消耗3.2吨煤,石油化工路线生产每吨乙二醇需要消耗0.8吨乙烯。从生产成本上来看,生物质基>石油基>煤基;但从化石能源消耗方面,生物质基<石油基<煤基;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生物基远低于煤基。因此,生物质乙二醇具有节能减排潜力,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经济效益不如石油基和煤基等化石路线。





同时,氢气消耗量是影响生物质基乙二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化石能源消耗的关键因素。非化石资源制氢路线的生物质乙二醇经济性较弱,单纯改变氢源难以实现盈利;但是,非化石资源制氢路线将节约26%~54%的化石能源,实现生物质基乙二醇路线的碳排放达到负值。





来源: 中国绿发会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