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内容来自说闽App字词典,读音为泉州府城腔。

作为闽南人,我们怎么可以分不清这些海物呢?

首先章鱼、墨鱼和鱿鱼同属软体动物头足纲,在海洋动物中算是一个大家族,号称“头足类三兄弟”。什么叫“头足类”呢?就是脚长在头上。

头足纲分类以及常见品种 ©旅行公猪

虽然名字里都有“鱼”,但它们并非鱼类,也没有鱼类的特征。从外表上看,它们确实长得很相像,比如身体两侧对称足位在头部且会特化为触腕等,容易令人混淆。

不过,它们也有长得不一样的地方,只要根据其特色仔细观察,就可以快速分辨出谁是谁!

©旅行公猪

最容易辨认的是章鱼,它有八条触腕,是头足纲八腕总目下所有动物的总称。

虽说按腕足数量一下子就可以找出章鱼,但却无法马上区分墨鱼和鱿鱼,因为两者皆有十条触腕,比章鱼多了两条。

除腕足数量,还可以通过头部特征来找出章鱼,章鱼头部光滑,而墨鱼和鱿鱼头部两边有肉鳍。

那么如何辨别墨鱼与鱿鱼呢?这就要看两者的体型骨头了。墨鱼一般体型较小,鱿鱼则大一些。而墨鱼有一块白色硬骨,鱿鱼则有一片半透明软骨。

此外,它们的眼睛也有区别:鱿鱼瞳孔是圆形的,而墨鱼是W形的。

掌握了分辨章鱼、鱿鱼与墨鱼的技巧,我们再来理顺一下章鱼、鱿鱼、乌贼、八爪鱼、墨鱼、花枝……等等这些名称之间的关系,好让大家以后碰到它们能吃得更明白。

闽南人把八爪鱼称作“章鱼[ʦĩũ¹ hɯ²]”,没错,八爪鱼其实就是章鱼,因章鱼有八条触腕而得名。闽南婚宴上的冷盘——白灼章鱼,大家应该都吃过吧?章鱼小丸子或者碳烤八爪鱼的主要食材也是章鱼。

世界上已知的章鱼有六百多个种类,而我们说的章鱼一般指真蛸,又叫普通章鱼,它是闽南地区最常见的一种章鱼。

大家在夜市经常吃到的鱿鱼,即中国枪乌贼,柔鱼、句公都是它的别名。“柔鱼”这个别名可以追溯至宋代苏颂所著的《图经本草》:「一种柔鱼,与乌贼相似,但无骨耳。」这也是关于鱿鱼最早的文献记载。与古人一样,闽南人也把鱿鱼称作“柔鱼[liu² hɯ²]”。

从生物学分类上来说,鱿鱼属于枪形目,而墨鱼属于乌贼目(又名墨鱼目),枪形目算是乌贼目的远亲,与乌贼目同属十腕总目。

改编自 ©台湾好农

十腕总目所有成员在学术上通称为乌贼,但是日常生活中大家所说的乌贼是狭义的,一般只指十腕总目下的一个小门类——墨鱼。总而言之,无论鱿鱼还是墨鱼,都属乌贼。

乌贼、墨鱼在闽南语里叫作“墨贼[ᵐbat⁸ ʦat⁸]”,也有闽南人直接叫它“墨鱼[ᵐbak⁸ hɯ²]”。“墨贼”——“会喷墨的贼”,听起来偷感很重,倒也挺贴合它鬼鬼祟祟的习性。

墨鱼也叫“花枝”,比如墨鱼丸,闽南人就经常叫它“花枝丸[hue¹ ki¹ ĩ²]”。不过,墨鱼并非都叫花枝

清康熙《福清县志》里关于花枝是这样解释的:「俗呼乌贼大者为花枝。」清乾隆《晋江县志》中也记述了两者的差异:「墨鱼尾圆,花枝尾尖。」由此可以得出古人对花枝的定义是:比一般墨鱼大,而且尾部是尖的。

花枝还有一个大名叫作虎斑乌贼,那为何别名取为花枝呢?或许与其身体的花纹、斑点有关,也有人指出花枝之名大概是形容乌贼在水中游动的样子。花枝确实能让人联想到花枝招展、花枝乱颤等形容词,但乌贼圆胖,反而鱿鱼相对修长,其实更像花枝。

鱿鱼中有一类小鱿鱼,闽南人统称为“锁管[so³ kŋ³]”,也叫“锁管仔”或“管仔”。它的学名为闭眼亚目,也有分类将其提升为闭眼目,又称锁管目。依照体型及年龄大小,锁管有不同的称呼,幼体称为小管小卷,成体被叫做透抽中卷

为什么叫锁管呢?真的与锁有关吗?《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六中写道:「锁管身圆直如锁管,首有小骨插入管中,如锁须。味甘脆」据资料可以看出,锁管头部有小骨插入身体,好像插入锁一般,形状如同锁管,它的触须吃起来脆而甘甜。

古锁种类中,最常见的为一字型钥匙孔的簧片锁,以一根细扁长条状的钥匙插入开锁,它有各种形状,有方形,也有管状,恰如海里的锁管,据此或许可以推断出锁管一名的由来。

软丝外形类似花枝,大名叫作莱氏拟乌贼,台湾地区称它为“软丝仔”或“软翅仔”。分辨花枝和软丝的关键在于体表及体内的骨头:软丝体型稍小,体内无硬骨板,但有宽大的软透明条,而花枝体内有白色硬壳,表皮则有明显花纹。下次在菜市场看到时,不妨仔细比较一番。

现在,大家能分得出来了吗?实在分不出来也没关系,去菜市场全部买回来解剖吃一遍,也许就知道了。

科普到这里就结束啦!毕竟编辑不是专业研究海鲜的,如有错误或遗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指正、补充。

来源: 说咱闽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