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有专属小餐具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套新餐具,包括一个碗、一只杯子、一把勺子和一副筷子。它的样子很卡通。

我的专属小餐具:

图1 我的专属小餐具

爸妈的专属餐具:

图2 爸妈的专属餐具

二、家庭用餐也要用公筷公勺

(一)公筷公勺我知道

“公筷公勺”是多人合餐时,每人面前摆放两双筷子,一双取食筷,一双进食筷。一般来说,两双筷子的颜色要做到不相同,取食筷也比进食筷更长些。“公筷公勺”或者也可以是“一菜一筷、一汤一勺”。

取食筷

图3公筷公勺我知道

说一说:

下面两副图中是公筷公勺的两种准备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图4 每人一副公筷公勺

图5 每菜一副公筷公勺

(二)我家的新食尚

多一双公筷,多一把公勺,多一份健康。从我做起,从我家开始,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转变家庭餐饮方式。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公筷公勺将会成为家庭餐桌文明新风尚。

顺口溜:

爸爸妈妈还有我,共享美味乐呵呵。

公筷公勺好习惯,亲情健康两谐和。

图6 亲情健康两谐和

三、分餐更卫生

(一)什么是分餐?

分餐,就是用餐器具将食物分装,每人一份,各吃各的。

图7 家庭分餐

(二)为什么要分餐?

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吃饭曾是“分而食之”的,这是分餐制的早期形式。现在,一家人围桌合餐,看起来其乐融融,其实“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相当不卫生,会给好多传染性疾病提供交叉传播机会。为了守护我们的健康,分餐好处多。

图8 古时的分餐

贴士:

据WHO统计,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唾液可传播甲型肝炎、流感、肠道病毒、幽门螺杆菌等。

四、分餐助我不多吃

(一)按需备餐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小就应积极养成尊重劳动、珍惜食物、避免浪费的良好品行习惯。在家在外按需备餐,合理分餐,这样不仅能减少浪费,还能实现饮食的营养搭配,文明又健康。

(二)食不贪多

小朋友们,食物给我们的身体提供各种营养,为健康保驾护航,但食物的摄入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经常吃得太多,可能引起肥胖,反而会有害健康,因此,我们饮食适量才好。分餐可以按需食用,做到食不过量。

来源: 江西省营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