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年)》——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被广泛用于分子遗传学研究,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

鼠耳草原生,长圆小叶形,

神仙山上长,降世入林丛。

**名 称:**拟南芥

**拉 丁 名:**Arabidopsis thaliana

**分类地位:**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拟南芥属 Arabidopsis

**别 名:**鼠耳芥、拟南芥菜、阿拉伯鼠耳芥、阿拉伯草、拟南荠、鼠耳荠。

**异 名:Stenophragma thalianum、Arabis pubicalyx、Arabis zeyheriana、Conringia thaliana、Hesperis thaliana、Phryne gesneri、Sisymbrium bellidifolium、Arabidopsisthaliana var. apetala、Arabidopsis thaliana var.brachycarpa、Arabidopsis thaliana var. genuina、Arabidopsis thaliana var. thaliana、Arabispubicalyx var. soyensis、Arabidopsis thaliana var.pusilla、Arabis thaliana var. pubicalyx、Crucifera thaliana、Erysimum pubicalyx、Erysimum thalianum、Nasturtium thaliana、Pilosella thaliana.

识别特征:

1、株高可达35厘米细弱草本,被单毛与分枝毛。茎不分枝或自中上部分枝,下部常淡紫白色,茎上常具纵沟槽,上部无毛,下部被单毛,偶杂有2叉毛。

2、基生叶莲座状,倒卵形,先端常钝圆,基部渐窄成柄,叶缘具少数齿,两面均被2-3叉毛;茎生叶无柄,披针形,条形、长圆形或椭圆形,叶小。

3、疏松总状花序,结果时可伸长达20厘米;萼片长圆卵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外轮的基部成囊状,外面无毛或被少数单毛;花瓣白色,长圆条形,先端钝圆,基部线形。角果长约10毫米,宽约1毫米,果瓣两端钝或钝圆,具1中脉和网状脉,桔黄色或淡紫色;果梗伸展,每室含种子1行,种子卵形,红褐色。

**国内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北及西部各省区。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里口山路边、九龙湾公园。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俄罗斯、印度、伊朗及中亚、欧洲、非洲、北美洲等地。

**生 境:**生于平地、山坡、河边、路边等地。

**物 候 期:**花期4-6月。

**保护级别:**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年)》——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

**重要价值:**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其具基因组小,重复序列少;生活周期短,植株体积小;易无菌培养转化;易诱发突变;花特征明显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分子遗传学研究。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