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文物”第三期来啦
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那些
“表里不一”、用途成谜、外表罕见的文物们
一起探寻它们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ONE
博物馆里的迷你
“小风扇”可大有学问
西周铜銮铃
图源|央视新闻河南博物院
夏日人手必备的迷你小电扇,怎么偷偷溜进了博物馆?尽管外表酷似电扇,但它的实际作用和电扇毫无关联,而是马车上的“喇叭”。
这件青铜器叫銮铃,1990年出土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銮铃是古代马车上的一种装饰配件,相当于现在的车喇叭,銮铃整体可分为铃球、铃颈和銎(qióng)座三部分。
铜銮铃整体结构
图源|央视新闻
铃球部分为圆形铃腔,正面中间一孔,向外呈辐射状等距分布八个三角形镂孔;背面仅中间有一孔,腔内有一弹丸,腔外廓一周有四个弧形镂空。铃球下为铃颈,是连接铃球和銎座的中间部分,正面呈长方形。座上窄下宽呈台状,中空,四周下部各有一穿,上部正背两面各有一穿,并饰四个突起的菱形纹装饰。
铃球中空,圆溜溜的脑袋里装着小小的弹丸,一晃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通过最下方的銎座可以安装在马车的车轭(è)或车衡上。因其声响与鸾鸟鸣叫相似,因此被称为“銮铃”(“銮”与“鸾”通用)。
图源|央视新闻
汉代韩婴所作的一部传记《韩诗外传》就生动记录了銮铃在车马行进间摇晃轻响的场景:“銮在衡,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銮鸣。”它既可以提醒和警示路人,又可以降低其他声响对马儿的刺激,专属白噪音让马走得更稳,銮铃因此在西周十分流行,后逐渐成了身份等级的象征。
銮铃主要发现在周代的文化遗址中,并成为周文化的标识性器物之一。一般认为銮铃在墓葬中的随葬数量应与代表的车马数量密切相关,因此銮铃成为周王朝的墓葬制度中代表礼制意义的重要随葬器物。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是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地,其中M2001号墓墓葬规格高,随葬器物丰富,种类繁多,墓主人为虢季,是西周晚期的虢国国君。
TWO
又一件神秘器物
至今用途成谜
战国错金银凤首虎座铜提链方环
图源|襄阳市博物馆
外表罕见的文物总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这件错金银凤首虎座铜提链方环便是这样。
2006年6月,湖北省襄樊市东津镇陈坡墓地发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中型楚墓,编号M10,出土各类随葬器物300余件套,其中这方环精巧别致,与众不同,瞬间吸引了考古人员的注意力。
方环一对,一卧虎前、后足并联且铸成圆环状,各套一长方形环,两个长方形环的另一侧中部分别铸出短颈鸭嘴状鸟首和短尾,其中虎头外侧为鸟尾,虎尾外侧为鸟首。虎嘴衔环内套三节短链环,末端套一大圆环;虎尾上翘伸出长杆,长杆实为长颈,上端铸出尖喙短冠凤首,上顶一杯,内空,可插装缨络(Yīng Luò,一种饰物)。
方环近照
图源|襄阳市博物馆
这对立鸟虎座方环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虎尾上翘变身长颈立凤,反之,凤身以卧虎替代,凤、虎交融,凤上虎下,似与楚国独有的代表性漆器虎座鸟架鼓有异曲同工之妙。
凤为楚人的图腾,被楚人视为神鸟,在考古发掘出土的楚国铜、玉、漆、陶器中大量作为装饰性图案或形象使用,且经常出现凤、虎共存的现象,但只要是二者共存,就是凤上虎下,或者说凤处于强势地位。
目前,这种方环出土数量少,作用不明。有研究人员猜测,从它们与大量车马器同出和随州曾侯乙墓、安徽舒城春秋墓等诸侯一级墓葬铜车軎(wèi,古代车上的零件)上卡放单鸟首方环的情况分析,其很可能为车马器的一种,而且兼具了观赏和实用两种特性,是楚人浪漫主义思想在实物中的一个反映。
THREE
是锅,是鼓
偏偏不是板凳
西汉翔鹭纹铜鼓
图源|央视新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你以为它只是一个板凳,但其实它是一面鼓;你以为它只是一面鼓,但曾经它也当过锅……
铜鼓有面无底,壁薄中空,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古代乐器,此类铜鼓的分布以云南地区为中心,在广西、广东等地都有发现。然而,它曾经的身份居然是锅!铜鼓最早从煮饭的铜釜演变而来,当时的人们吃饱喝足后就把它翻过来敲打。
后来,煮饭有了专门的锅具,用来敲打的锅就演变成了铜鼓,从西南先民的炊具中获得新生。自此,铜鼓走上了成为重器的不凡之路。
铜鼓演变之路
图源|央视新闻
到了西汉时期,铜鼓成了权力的象征之一。不过,与鼎用数量区分地位高低不同,铜鼓以大小表示权力强弱。
拥有的鼓越多、越大,其地位也就越高。“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这面翔鹭纹铜鼓的面径有近60厘米、重达30.75千克。可见,铜鼓的主人地位一定极不平凡。随着这面铜鼓一起出土的文物中,乐器占了很大一部分,羊角钮铜钟、竹笛、铜锣……可以说,墓主人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迷。
铜鼓纹饰
图源|央视新闻
除了“又大又重”之外,翔鹭纹铜鼓也是目前所有存世的铜鼓中最为精美的一面。和大多数的文物不同,它出土于泥水之中,可正得益于此,保存得十分完好。精美的纹饰就像刚铸造出来一样,壮族自称“鸟的后裔”,向往芒星太阳,铜鼓上刻画了形态各异的鹭鸟,仿若他们爱自由的写照。鼓身还饰有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线条简单却充满生命力。
在鼎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铜鼓的铸造和使用却从未间断,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流传至今。
FOUR
伏虎坐金漆,背上一缕彩
这到底是个啥?
清木彩画中和韶乐敔
图源|故宫博物院
如果不看名字,很少有人能猜到这是一件乐器。
这件雕刻了伏虎的木制乐器叫做“敔(yǔ)”,髹(xiū)黄漆,上彩绘黑色斑纹,胸腹部斑纹略杂以白色。伏虎双耳竖立,白额吊睛,红口利齿,其背插列方形木片27片,形如刚鬣,间隔染以靛蓝、绿、红、白等色。
它通长74厘米,通高68厘米,通宽47厘米,木片表面髹五色,以三片、四片或五片为一组排列,名为“龃龉(jǔ yǔ)”,是敔的发音部位。
虎身下有金漆趺(fū)座,上有山水纹崇牙,下有莲瓣纹、海棠式纹饰,趺座一侧伸出两耳,用以放置敔的击具“籈(zhēn)”。“籈”截竹而成,将竹子从中劈开并削去一半,剩下的一半析为24根细竹条。演奏时,用“籈”横擦“龃龉”来发音。
敔是清代宫廷中和韶乐“八音”之中木之属的乐器。《尚书·益稷》曰:“合止柷(zhù)敔”。也就是说在一首乐曲即将结束时,以“籈”上劈成的细茎,刮虎背上插着的木片,作为全曲结束的标志。接着乐队指挥器“麾(huī)”放下,才表示乐曲结束。
作为明清两朝皇家专用于祭祀、宴飨、朝会的礼仪性乐舞,中和韶乐的出场时机,往往都要落在古时最重要的节日,如冬至、元旦、万寿。
清朝宫廷音乐根据适用场合分为:中和韶乐、丹陛大乐、筵宴乐、清乐和卤簿乐数类。其中,大臣向皇帝行礼,会伴以丹陛大乐;大臣向皇帝进茶进酒,会伴以丹陛清乐,进馔则会伴以中和清乐等,随时而变,应景而生。
其中,中和韶乐是在仪式开始前,皇帝升座太和殿时所奏,乐队设在太和殿檐下,使用金、石、丝、竹、土、木、匏、革8种材料制作的乐器,正所谓“和以律吕,文以五声,八音迭奏,玉振金声”,八音由此而来。
END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河南博物院、襄阳市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天坛官方客户端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河南博物院、襄阳市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供稿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
审核专家:李小英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